第124章(2 / 2)

孙秀芹也想让娘家侄子来学,可是距离太远了,她本来想着大嫂娘家侄子若是来家里住,她就也让侄子来住。

可人家说了不住家里,早送晚接,那她就不好开口了。

傍晚,吃过晚饭,李双双带着大妞二妞到李家玩。

两个孩子跟着小桃姐妹玩,李双双和李晚月闲聊。

李晚月问:“你该不会想让大妞二妞跟着学吧?”

李双双笑着摇头:“她们太小了,不符合年龄,月月,我如今已经和离,两个孩子也不会再回刘家,就想给两个孩子改个名字,你能不能帮着给她们取个名字?”

李晚月尴尬地笑了笑,她一个起名废柴,能想出什么好名字呢?

想了想,她道:“长乐,长宁,寓意身体康健,喜乐安宁;清和,清容,取自清阳曜灵,和风容与,这两组名字我觉得还不错,你觉得呢?”

李双双虽然不懂意思,但名字比大妞二妞好听多了。

她笑着道:“到底是读书多的人,连名字都想的这么好听,我就希望她们平安快乐的长大,就给她们改成长乐长宁吧,过两天让村长叔帮我去县里改一下户籍,顺便把名字改了。”

她脸上的笑容轻松自在多了。

离开刘家,仿若新生。

爹娘护着,哥嫂疼爱,两个女儿的笑容也更多了。

自从月月让她做凉皮生意,她每天至少能赚一百多文,多的时候能赚三百文呢。

等以后攒些钱,她自己盖个小房子,带着两个女儿好好过。

过的像模像样。

过来串门的王秋听到俩人说话的内容,眼前一亮。

立马走进院子,笑呵呵问:“月月呐,这长乐长宁归双双妹子了,那个清啥的俩名字能不能给我家大丫二丫啊,听双双妹子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我家大丫二丫该改个名字。”

李晚月笑着点头:“嫂子要是喜欢尽管拿去用,我把名字写下来给你们。”

她进屋把名字写下来,分别递给两人。

两人接过,看着上面的字,王秋啧啧赞道:“这名字不光好听,就连写出来都好看,我家大丫二丫知道了,肯定高兴。”

说着,风风火火地回家了。

接下来两天,李家时常听到隔壁周家婆子的骂声。

周老头在家的时候还收敛点,周老头出门后,就不停地骂。

骂老二一家子,骂老大媳妇,枝头的鸟都要骂飞,路过的蚂蚁都骂的不敢动。

周陈氏依旧不为所动,装听不见。

周婆子没办法,转而又开始骂老大一家,钱春凤没办法,只能出来干活。

周陈氏这才跟着干活,不过干活速度跟以前比差远了。

---

县衙里

朝廷派来的韩大人,郑大人坐在首位。

徐知府坐在左手下首位,谢晏和曹县丞坐在右侧。

韩郑两人是认识谢晏的,才高八斗的佳公子,跑到这小县城来做县令。

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也为他惋惜。

韩大人看向谢晏,赞赏道:“安平县一切井然有序,逃难的百姓安置的也很好,没有发生祸乱,谢大人治理有方,辛苦了。”

“韩大人谬赞,下官职责所在,自当尽力而为。”

曹县丞谄媚道:“韩大人,知府大人,已是午时了,下官和谢大人备了酒席,为您接风洗尘。”

徐知府看了他一眼,这谄媚都写脸上了,他最不喜欢这样的。

韩大人淡淡道:“本官还不饿,曹县丞若是饿了,就先去用饭吧,本官和知府大人还有事要同谢大人说。”

曹县丞脸色一僵,讪笑道:“下官不饿,只是怕两位大人一路辛苦。”

徐知府没理会他,转而看向谢晏:“谢大人,前阵子本官已经收到你送来的蕃芋,根据你呈报的折子,蕃地薯是不是也成熟了?”

“是的大人,下官安排受灾百姓分成小队,轮番去采收,许他们每日三十文工钱,三顿饭食,现下已经采完了,还未来得及送去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