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2)

他眼中带着弧疑,不是说自家媳妇这大姐家,因着丈夫受伤,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吗?

他知道赵秀英也借过一两银子给他们,可前两个月李三栋已经过来还了。

现在能拿出这么多东西,难道是为了给赵秀英撑脸面?

张老头看了看包袱里,是一大包袱的鸭蛋。

又拿起一块香皂,眼前一亮:“这个好像是县城里一家铺子卖的香皂,咱村里有人买这个,我见到过,这个也贵。”

张大海也看了过去,不光有香皂,还有洗头水,这他知道,县城和青石镇都有卖的。

一块香皂就要不少钱,这一出手就是十块,这些东西加起来怕是要二三两银子了

他疑惑的看着赵秀英:“你大姐家这是发达了?不然怎么买的起这么好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

“你外甥做啥来了?”

“他说他们家新建了房子,要办暖房酒,想让咱们参加。”赵秀英面无表情的回答。

以前张家对她挺好的,夫妻感情也不错。

可后来因着大哥家的孩子,两人感情也不似从前,婆家对她也不满。

再加上娘家侄子这半年总来这吃烧饼包子的,婆家觉得生意不好,是因为娘家侄子,对她态度更差了。

可她能怎么办?总不能看着娘家侄子受苦,却冷眼旁观吧?

挺长时间了,张大海都不怎么理她,只一味的让她干活抵债。

这会儿瞧见这么多好东西,倒是和颜悦色了。

张大海眼珠一转,笑着道:“那好啊,到时候咱们带着孩子去,秀英啊,你也是,这么长时间不跟你大姐来往,连他们家盖房子都不知道。”

赵秀英低头擦了下汗,道:“爹娘先尝一碗吧,剩下的,收摊了拿回去,让孩子们也尝尝。”

张婆子看了张大海一眼,笑呵呵点头:“老大媳妇孝顺,啥事都先紧着咱老两口。”

张大海也夸赞两句:“秀英啊,这些烧饼已经够了,你歇歇吧,等会儿卖的差不多,咱们再一块做。”

赵秀英点了点头,收拾了一下,这才坐到树下。

老两口尝了口冰粉,虽然已经不怎么凉了,但独特的口感还是让他们感觉燥热都消散了些。

难怪受欢迎。

……

李大川来到上湾村,敲开了大舅舅赵满仓家的门。

开门的是大舅母王氏,她看到李大川愣了下,问:“大川呐,你咋这时候来了?”

李大川看着大舅母相比去年,苍老了很多。

他笑着道:“大舅母,我是来替我娘传话的,大舅和表哥表弟呢?您自己在家吗?”

“你大舅和两个表哥,还有大点的孙子去地里了,两个小的孙子去捡柴,我和你大表嫂,还有你两个小外甥女在家呢,看这天色,快回来了,你先到家里坐会儿歇歇脚。”

王氏赶忙让人进院子,看到李大川拴牛车,她惊讶问:“大川,你家买牛了?”

“是啊,为了送货方便,就买了辆牛车。”

难怪了,前几个月三栋来还钱,借了一两银子还了二两,那时候只说做点小生意。

看来这生意做的挺好的,都能买牛车了,这下当家的也能彻底放心了。

第187章暖房酒

王氏赶忙让大儿媳去地里把人喊回来。

李大川把东西都拿下来,小院里的桌子都放不下了。

惊的王氏目瞪口呆:“大川呐,这也太多了,可不能这么浪费,快拿一些放回车上。”

“舅母,这不算什么,你们家平日里也没少帮我们,拿这些不多,再说,这都是爹娘让我拿的,我要是带回去,爹娘该说我不会办事了。”

说完,李大川见两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盯着桌子上的东西看,他把买的酥糖打开,递给她们。

两个女孩眼前一亮,却不敢伸手接,看向王氏,王氏道:“收着吧,谢谢你们表舅。”

“谢谢表舅。”两个女孩接过酥糖放进嘴里,甜甜的糖块,让她们笑眯了眼。

不多时,赵满仓带着儿子孙子一连串的回来了。

李大川觉得不止大舅母苍老,大舅舅也比之前苍老了好几岁,表哥和几个孩子的脸色都不怎么好,蜡黄的。

赵满仓把锄头放到墙边,笑着道:“大川来了。”

看到桌子上满满当当的东西,眼皮一跳,这是不打算过了?

他问:“你咋拿这么多东西?”

“舅舅,挺长时间没见您了,您挺好的吧。”

“好着呢,好着呢,年后一直也没顾的上去看你们,你爹的伤恢复的咋样了?”

“已经好了,大舅放心吧。”

“那我们就放心了,家里啥也不缺,你这东西拿的太多了,回去的时候带回去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