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2 / 2)

孙秀芹则乐开了花,以后家里的活儿都不用她做了。

赵素英疑惑更甚:“为啥要买人啊?而且家里住着不认识的人,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就是怕你们不习惯,所以我才只买了这几个人,慢慢就习惯了,再说他们是住在前院,往后有他们做饭洗衣收拾,咱们也轻松些。”

“行吧,你买都买了,可前院那些房间只有旧床,而且不够这么多人用。”

“我已经在县城买好了床,晚会儿他们就会送到。”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送床的来了。

李大川指挥着人把床先放在前院空地,那些房间还要打扫一下才能住。

李晚月看向几人,道:“前院有六间空屋子,给你们三间住,元宝和顺子住一间,另外两间,几位嬷嬷自己分一下。”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李晚月这么大方,不仅买了新床,还要分三间屋子给他们住。

要知道,他们以前在主家,就是十个人住一间,两排大通铺。

眼下不仅一人一张小床,还两三个人住一间。

尤其是他们没想到说是农村,他们还以为只有一个小院子,哪里用的着这么多人。

可现实却让他们惊到了,居然是这么大的院子,再来八个人也是可以的。

房嬷嬷立刻道:“姑娘,三间太浪费了,元宝和顺子住一间,我们六个住一间就行了。”

李晚月道:“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们先住着吧,以后若是有其他用处再搬。”

“是。”

“以后青绮就跟着我,红袖就照顾小兰小桃小荷三个小姑娘吧,几位嬷嬷,两位负责做饭,两位负责洗衣,元宝顺子负责打扫院子,做完后可以捡些柴,或者打猪草,喂鸡,其他的……再说吧。”

“是,姑娘。”

“你们先把房间打扫一下,再把床安置好,等会儿找我娘拿新的被褥,衣服的话,你们先穿以前的,从库房拿两匹布,你们再做新衣。”

“是。”

几人应声,立刻打扫起来。

心里想着主家人真不错,面相都很和善,知道他们是买来的下人,也没有抬着鼻孔看人。

给他们安排的活计也很轻松,比以前好多了,他们要好好干。

京城

大殿上,皇帝升任沈修文为工部尚书,升任谢正淮为太府寺少卿。

朝会散去,众人走出宫门,不少人向两个人道着‘恭喜。’

工部尚书沈修文,是谢晏的舅舅,谢正淮是谢晏父亲。

谢正淮虽升了官职,可心里不畅快。

他只是从原本的从四品闲职,升了一点职位,虽有实权,可跟沈家比还差的远。

可沈修文却直接成了天子近臣,且实权更大。

按理说以沈修文的能力和资质,就算要升职,也要再过个一两年,如今这么快就升了,肯定跟沈家这段时间左右逢源脱不了关系。

这个大舅哥因着妹妹沈瑾瑜的关系,看不惯他,刚好他也看不惯这个大舅哥。

京中动向谁都会仔细关注,他也不例外,前几个月突然出现什么旋转的桌子,接着又是什么香皂,象棋什么的,好像都是沈从文的妻子弄出来的。

还借此得了不少权贵的青眼。

更是跟长公主合作起来做生意。

这次南方洪灾,沈家捐了二十万两银子,说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获得了不少百姓和官员的称赞。

他沈家铺子的生意更好了。

更是有不少权贵想要跟沈家结亲。

第204章谢正淮

他让沈瑾瑜回沈家打探情况。

可只是说这些是沈昱从外地寻来的,其他的也没打探出什么。

更没有给他们谢家合作的机会。

后来,有人奏报,安平县种出外邦的蕃芋蕃地薯一事,惹的朝堂沸腾。

因为其地方也在试种,可谁都没有种出来。

如今安平县却种出来了,还非常高产,得圣上重视,亲自派人去了趟安平县,并带回来数万斤的蕃芋蕃地薯。

他向韩大人询问才得知安平县的县令是他的儿子谢晏。

那些是谢晏的功牢。

那时韩大人看他的眼神,明显的嘲讽。

似是在说,做为父亲,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在哪里任职都不关心。

令他很是难堪。

更别说谢晏还发现了水车和脱粒机,虽然不是谢晏做出来的,但发生在安平县内,也是谢晏的功绩。

圣上为此单独召见了他,赞他教子有方,他心里五味杂陈。

那个从小被他忽视,不被看好的儿子,一次次地让众人看到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