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2)
清风和青绮用小炉子煮上茶,点心果子茶盏摆好。
李晚月转了一圈,回到凉亭,问谢晏:“这梅花可以摘吗?能摘的话就摘几枝回去。”
“可以,只要不把整棵树挖走,就随你摘。”
“你别说,我还真想挖一棵走,种在我家后院里。”
谢晏往她杯子里添了些茶,笑道:“我让人在庄园里僻出一处园子,里面移栽了一些梅树,腊梅,红梅都有,你若喜欢,以后每年冬日,天天都可以看到。”
李晚月眼前一亮:“这么好啊。”
“是啊,成婚礼你是想在京中办还是在这里办?”
李晚月问:“你觉得呢?”
“在京中办,见证的亲友较多,你是直接抬进谢府大门,只是我对那里没有多少感情,而且你家里这边去京中,也要受累,我是想着,不如在这里办,婚后去京中办场答谢宴,让那边的亲友认认你,不过我父母和舅舅他们这些亲人会来这里。”
“好,听你的。”
谢晏拿出箫,一曲《空山静》缓缓响起。
薄雾散去,洒下暖阳,梅花白雪,青松翠竹,箫声在林间回响。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到了腊八就是年。
临近年关,谢晏和沈昱带着沈老夫妇回京。
稻花村家家都在筹备过年的东西,腊月二十,学堂放假,李晚月也让铺子关了门,根据销售情况,和开业时间长短,给每个员工都发了年终奖,多的十两,少的也有一二两。
店铺伙计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以前他们顶多得到主家给点米面啥的。
这下直接发这么多钱,心里高兴极了。
二十三,糖官粘,二十四扫房子……
李家上下打扫的干干净净,年货备的很足,还炸了不少东西,酥肉,豆腐片,肉丸子,萝卜丸子,炸鱼……
赵满仓和赵满粮特意来了一趟,送了些吃的玩的。
然后把上次李有山借给他们的钱还了。
李有山推拒,赵家两兄弟却很坚持。
赵满仓感激道:“大山,素英,若不是你们帮忙,我们眼下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呢,多亏了你们借给我们钱,又调教两个臭小子,还让我们种土豆,卖糕点,光种土豆,就挣了几十两,再加上卖糕点,家里人现在都不吵架了,每个人做了新的细棉袄子。
文亮两人也回家了,有周管事的关照,两人学了不少东西,以前的臭毛病也改了,他们说他们在努力干活攒钱,争取早点挣够钱,赎身契,这都多亏了月月和你们,不然这两人怕是早被赌坊的人打残了。
现在外面没了欠债,这心里头松快多了。”
赵素英问:“秀英怎么样?”
“她挺好的,自从上次来你家参加暖房宴,张家就不敢怠慢了,后来听说月月封了县君,更是不敢说一句重话,连带着穗穗在张家的日子都好过不少。”
“那就好。”
娘家人日子过的好,她也放心了。
第230章过年
今年的稻花村,没有人买对联,都是买的红纸。
本来想让陈童生或者李晚月帮着写,可来到李家一看,李家的对联是小安小兰几个孩子在写。
他们就想着家里的对联也让自家孩子写吧。
找陈童生写了几个对联样式,让孩子抄在红纸上,尽管写的字不算好看,可却是代表了自家的希望。
李家房间多,要贴的对联也多,李晚月就让几个孩子写,大门处的她自己来写。
还写了不少福字,剪了好多窗花。
再挂上红灯笼,里里外外布置的很喜庆。
除夕这天,家家围在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
还会把铜钱,红枣,糖,板栗什么的,包进馅里。
到了晚上,小村庄响声不断,少数几家买了鞭炮,大多数人家还是选择燃烧竹子。
鞭炮也就是响那一眨眼的时间,烧竹子一样的效果,还不用花钱。
花厅内,李家坐一桌,方嬷嬷几人坐一桌,还准备了果酒,过年期间方嬷嬷他们想喝就喝。
李有山端起杯子,说了些吉利话,众人喝过后,就随意吃喝了。
赵素英笑着道:“吃饺子的时候可要仔细着了,别把铜钱咽进肚子里,看看你们谁的运气好。”
大家纷纷夹起饺子吃。
最先吃到铜钱的是小兰,然后是李二湖……
最后,人人都吃到一两个铜钱。
吃过饭后,准备些瓜子点心,边聊天边守岁。
谢晏让人送了一些烟花过来,李大川和李二湖把东西搬到院子里。
先放了一个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村民们听到动静,纷纷跑到院子里看。
李大川这才把其它的烟花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