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顾青叶哭着挣扎,“那人是个麻风病,你们光顾着我哥,就不管我的死活吗!”

刘氏骂道,“你哥现在那个样子,我跟你爹靠什么养老,你哥怎么娶媳妇?”

“你这丫头心咋这么硬,非要害的咱们家绝后不成?”

顾老三板着脸说,“彩礼都收了,你死了别的心思,安心等下个月嫁过去!”

顾青叶伤心且愤怒,抽噎着喊,“我不嫁!我死也不嫁!”

驴车与那一家三口在大槐树旁相遇。

顾老三、刘氏都冷着脸撇开视线,只当不认识。

顾青叶却抬起头死死盯着顾喜喜。

她眼神扭曲妒恨,却又在视线扫过慕南钊时漾起浓浓的迷恋。

然而慕南钊看都没看她一眼,驴车径自驶过去。

出了村口,顾喜喜说,“她可能觉得,自己这门婚事都是我害的。”

慕南钊侧目,“那你还要救她?”

顾喜喜说,“我不是救她,前几日我跟师父去那男人家,他妹妹才十一岁,她那么小,性子善良绵软,嫁给顾铁柱那个疯子,上面又是刘氏那样的婆婆。”

说到这,顾喜喜忍不住叹气,“真嫁过来,估计没多久就被折磨死了。”

“她又做错了什么呢?”

顾喜喜忙完自家秋收,才有空管顾青叶换亲的事。

定亲的人家就在石头村。

顾喜喜之前就见过这家小妹,难免心生怜悯,所以这次请赵村长从中牵线。

老郎中给麻风病人诊治,条件是一旦见效,这家人就要主动与顾老三家退亲,并且从此再不用女儿换亲。

老郎中说病人还在初始阶段,有很大的机会根治。

他爹娘听了喜出望外,当即应下顾喜喜的条件,签字按下手印。

那天顾喜喜和老郎中离开他家时,小姑娘一个人追出来,二话不说噗通跪下,砰砰砰就是重重的三个响头。

等顾喜喜去扶她起来时,只看见她满脸的泪水。

……

慕南钊顿了顿,又问,“这姑娘倒罢了,你那堂妹,你就不怕自己做了饲蛇的农夫?”

“农夫与蛇吗?”顾喜喜笑了。

“我从未将她收入怀中,更何况只需将利刃随时悬于其上。”

“蛇若有妄动,斩断七寸即可。”

她望着慕南钊,心下无奈,虽说留着这条蛇可能有用。

到了不得已的时刻,该杀还是要杀的。

第73章经历漫长的第一桶金

青田县城不大,城中心附近只有两家粮店、一间盐铺、一家酱园子,都在同一条街上。

顾喜喜随机走进第一家廖记粮店。

廖掌柜站起来,笑问,“姑娘想买什么?”

“我这有夏天的新麦,还有刚收的粟米,都是最好的成色。”

顾喜喜掏出一个小小的布袋放在柜台上,“您的粟米比这些还好吗?”

廖掌柜以为顾喜喜来搅局,瞪了她一眼,才满脸不快地拿起袋子。

“这什么啊……”

话没说完,他看到袋子里的粟米,两眼一怔,急忙将粟米倒在台面上,手掌轻轻摩挲着铺开。

然后又捏几粒塞进嘴里砸吧砸吧。

廖掌柜表情变得认真起来,“姑娘,你这货是从哪进的?”

“我在这开店半辈子了,周边以东陵村的粟米最好,色泽金黄,煮粥时一层的米油,米香味浓。你这个么……”

顾喜喜笑说,“比您说的东陵村粟米更好么?”

廖掌柜又瞟了她一眼,勉为其难地实话实说,“是……能好那么一点儿吧。”

顾喜喜问,“那您可有意与我做这桩买卖?”

廖掌柜本来还因“输人一步”而不痛快,听见这话,眼睛忽地亮了,嘴角也挂起了笑。“嗨呀,姑娘是来卖粮食的?早说呀。”

“您要卖出多少?成色都是一样的么?”

顾喜喜说,“一样,三百斤。”

“货就在门外,只要价钱谈妥,您随时可以验货。”

廖掌柜眼珠一转,笑道,“可惜我昨儿个才进货,品相比你这个差不到哪去。不过我看你小姑娘家家的,搬东西不容易。三百斤也不算太多,我就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