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2)

两人进屋上炕,花花从角落站起来,踱到顾喜喜身边,蹭她的手。

秦大嫂说,“不过,我虽不识得几个字,却知道读书是要花钱的。”

“如今只是开蒙,省了纸笔书本的开销。”

“可他要是想继续往深了读,以后要科举,我总不能让他写的字都是在板子上练的吧。”

顾喜喜轻挠猫下巴,说,“科举要答试卷,自然是要习惯用文房四宝。”

“可不是么,”秦大嫂叹气,“科举还要路费食宿。”

“掰着指头层层都是开销。”

“我真怕哪天他能一步步走上去,我这当娘的拿不出钱,拖他后退。”

顾喜喜含笑看向秦大嫂,“嫂子来找我,不就是想跟我一起,寻条赚钱的路么。”

秦大嫂脸一红,“真真是比别人多长了几个心眼子,啥都瞒不住你。”

她缓了口气,正色道,“我家只有四亩地,之前我私心跟你有样学样,留了两亩地空着。”

“可等年节一过,就该决定来年种什么了……”

顾喜喜笑说,“怪我,我早知道你的心思,本想着年后筹备的有眉目了,再跟你说。结果倒让你悬心了。”

秦大嫂连忙摇头,“我信你,悬心倒不至于。”

“我就是一想到有机会大干一场,这心里头就像拢着一团火,静不下来。”

秦大嫂十分看好顾喜喜,更对她无条件的信任。

要不然怎会不顾狗娃爹的反对,空置了两亩地,一门心思跟顾喜喜干。

顾喜喜理解秦大嫂的心情,顺势摊牌,“我要种果树。”

“能达到皇家贡果级别的果树。”

“贡果?”秦大嫂惊讶道,“就是给皇帝吃的?”

顾喜喜说,“差不多吧。”

秦大嫂说,“我知道种果树很不容易,三五年不挂果常有的事。”

“好容易结了果子,果子又小又难吃,产量也未必高。”

第103章女子的野心

秦大嫂的顾虑不无道理。

水果并不是大业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

尤其在西北,市面上买到的时令鲜果品种有限。

通常是农户家里随便种几棵果树,遇上某年收成好了,就把自家吃不完的果子拿去卖钱。

好吃的水果的确比粮食、蔬菜值钱许多。

可果树的种植、养护极不容易,还要熬年份等挂果,意味着土地几年间没有收成。

最终吃不到果子无妨,可人要是没饭吃,那才真的要命。

所以民间广大的普通农户几乎没有专职种果树的。

除了拥有大量田地的地主,以及坐拥无数田庄、土地的富贵人家。

他们才舍得单辟出几块地种水果,只为满足那口腹之欲。

顾喜喜说,“我看过咱们村的水土,气候,大多数田地都适合种频婆果。”

“频婆果?”秦大嫂好奇。“除了野果子,咱们本地人种出来的果子,我只吃过桃、杏、酥梨、柿子。频婆果倒是第一次听说。”

顾喜喜解释道,“频婆果是从西域传来的品种。”

“好的果子脆甜多汁,肉质酥脆而不硬,更有种特殊的香气。”

“当然,要做到我说的这几点也不容易,还得等我看过树苗才能决定。”

秦大嫂问,“那这频婆果,你已经知道在哪买了?”

顾喜喜点头,“年后我就动身去选树苗。”

“若找到合适的材料,使用嫁接之法,两年即可挂果。”

两年,这可比想象中快了许多。

秦大嫂有些惊喜,但紧接着她又愁眉不展起来。

“两年就能结果,真不愧是你顾喜喜。”

“我也相信只要熬过两年,等频婆果长出来,定能换来银钱。”

“可这难就难在,我若将两亩地都种上果树,这两年间的生计万一熬不住……”

顾喜喜将一杯茶放到秦大嫂面前,含笑瞅着她,说,“这我都想好了。”

“果树之间的间距大,最宜推行间作。”

“何为间作?”秦大嫂顾不上喝茶,洗耳恭听。

顾喜喜说,“第一种,以药养园,在果树之间种植药材。”

“比如咱们本地适合的黄芪、板蓝根、柴胡,果林边缘可种山药。”

“这些药材本身能卖的上价钱,又对养护土地有好处。”

秦大嫂听的起兴,“乖乖,我算是知道了,连种地也有学问!”

“就像陈先生给娃娃们教书似的,一套接一套的,还不容易学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