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昨日村塾休沐,今日慕南钊又没去。
这可是之前从没有过的。
不过他已料到此行会延迟归来,所以在休沐之前,给孩子们留了课业,说有事远游,短则五日,长则七八日才能回来开课。
所以,顾喜喜以此宽慰张婶,“他之前再忙也日日坚持授课,如今连村塾都不去了,说明真有事。”
“咱们还是别干涉了。”
张婶想想也是,颔首道,“小陈那孩子不像是个不懂事乱来的。”
次日清晨,顾喜喜驾着骡子车离家时,还是没见到慕南钊。
西北关内,孟承平还是在村子附近迎接顾喜喜。
可这一次却没先进村,而是绕道往西北军军营去。
顾喜喜问,“不是说女子不可进入军营么?”
孟承平笑道,“你可不是寻常女子,你如今是与大将军合作的顾老板。”
顾喜喜笑了,又问,“可有什么禁忌,或者需要注意的。”
孟承平拱了拱手,“大将军已传令全军,顾老板进入,畅行无阻,百无禁忌。”
顾喜喜说,“那你们还真放心我。”
孟承平望着前方,随马匹的步幅摇头晃脑,“咱们大家都栓一条绳上,就别见外了。”
顾喜喜无奈失笑,摇了摇头。
路上,孟承平提及何景兰,“咱们这次赶时间,我没告诉她你要来,免得她非要跟着。”
“等见过大将军,我得连夜送你回去。”
顾喜喜一怔,“为何如此紧迫,出什么事了?”
孟承平犹豫片刻,还是说,“也许快打仗了,你只需知道这个就行了。”
顾喜喜垂首沉默。
过了一会儿,才问,“那你可知,大将军在此时见我,所为何事?”
第142章大将军的座上宾
面对顾喜喜提问,一向豪爽的孟承平竟面露难色。
他瞥了顾喜喜一眼,还似有些心虚,“具体太复杂,我也不好说。”
“本来这边随时可能不太平,不该让你过来,可今日这事儿,大将军说,还是由他与你当面说比较好。”
顾喜喜不再为难孟承平,说,“大将军可是贵姓霍?”
孟承平恢复了爽朗的笑,“没错,姓霍名江,江山的江。”
“据说是因为大将军之母姓江,夫妻俩鹣鲽情深,给孩子取名时就各取姓氏,江字正好又有守护江山之意。”
“守护江山?”顾喜喜感兴趣道,“大将军的父亲也是武将么?”
孟承平咧嘴笑出了声,“所有人刚知道大将军名字的由来,都这么想。”
“实际上,老霍大人是位文臣,出身行伍的却是咱们的天策将军、江上将。”
顾喜喜惊喜不已,“你是说……大将军的母亲是一位武将,还受封了天策将军?”
孟承平说,“差不多是先帝不惑之年的事儿了。”
顾喜喜听说了这样一位奇女子,既感慨,又开心。
她含笑望着前路,心情如同灌满了风的船帆,对那素未谋面的大将军也平添了几分向往。
听慕南钊说,大将军今年三十有四。
想这岁数正是当打之年,他本人该是何等凛凛风采?
孟承平瞅着顾喜喜,不解地笑问,“顾老板笑什么呢?”
顾喜喜答,“知道女子亦能建功立业,我高兴。”
孟承平笑呵呵地转正身子,“巧了。”
“何景兰那丫头听这段时,说的话竟跟你一模一样。”
顾喜喜轻笑出声,并不意外。
西北军军营。
岗哨看见孟承平,并未立刻放行,而是等孟承平拿出令牌并大将军的手信。
几名岗哨依次确认后,才打开了闸门。
孟承平通过时,不忘介绍,“兄弟们看清楚了,这位赶车的姑娘是顾老板,咱们大将军亲自请的客人,都赶紧眼熟一下啊。”
一名岗哨笑着朝顾喜喜拱手,“顾老板,久仰大名。我们孟将军乃是军中第一大喇叭,顾老板这一路耳朵恐怕没少受罪,还请多多担待。”
顾喜喜和其他几名岗哨都笑了。
孟承平梗着脖子,白眼道,“嘿,我说就你小子有嘴是不是。”
顾喜喜含笑解围,“孟将军还是尽快带我过去吧,别让大将军久等。”
如非紧急军情,军营内不许纵马。
孟承平牵着马走路,顾喜喜缓缓赶车跟随。
营地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帐篷。
走了不知多久,才到了中军帐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