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2)

顾喜喜回到后院。

老郎中已经做完了药丸,装了满满一匣子。

“回头有机会就给她们捎带过去。”

顾喜喜应了声,走过去说,“师父您消消气,要打要骂千万别忍着。”

老郎中叹了口气,“罢了,人命关天,事急从权。”

“你先跟我说说当时是什么情形吧。”

第180章打了胜仗

顾喜喜感激道,“多谢师父,我正想请您帮我复盘过程。”

“那女子还没出月子,若我做的有什么不妥,师父出手,或许来得及补救。”

从周家娘子生产的过程、症状表现,到后来施针扎了什么穴位、进针几寸等,顾喜喜全部详细复述了一遍。

老郎中听罢,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甚至有了笑意。

顾喜喜见状,暗暗松了口气,还好她非法行医,没搞出大问题。

老郎中颔首道,“虽然你施针手法生疏,导致进针深度不够,但那几个穴位倒是找准了。”

“加上产妇的症状的确对应,只需像其他产后妇人一般,坐月子休养即可。”

顾喜喜糟糕透顶的心情顿时变得明朗多了,“果真没事了吗?不会给她造成什么后遗症吧?”

老郎中道,“放心。”

顾喜喜刚长吁一口气,但见老郎中转向她,笑的满脸褶子如菊花盛放。

“喜喜啊,你只看过一遍就能做的八九不离十,不愧是老夫的好徒儿。”

顾喜喜看着他的表情,已然察觉不妙。

遂正色道,“师父谬赞了,只因实在没别的法子,我这个瞎猫恰好抓到了老鼠。最后能平安无事,多亏产妇自己的运气好。”

然而老郎中还是笑眯眯、夹着嗓子,把那句话说了出来:

“要不然你还是跟着师父学医吧。”

顾喜喜无奈,“师父,咱们当初不是说好了么,怎么又提这个。”

老郎中道,“医药不分家,你学一个是学,学两个不过是顺顺手的事。”

“以你的资质,我保证,不出三年就能出师!”

“不行!”顾喜喜态度坚决,毫不退让。

“您知道我更想种地,以后要忙的事越来越多,根本没法专心学医。”

“所谓贪多嚼不烂,师父的医术还是留给哪个有缘的师弟师妹来继承吧。”

她端起桌上的药匣子,边逃走,说,“您做的催生保命丸我拿走了,先替眷属村的大家谢谢您哦。”

“回头我再弄点好药材来补给您,或者您还想要什么,今晚想好了,列个单子给徒儿,徒儿都给您置办来。”

“师父,那您早点睡啊,我先回去了。”

砰地轻响,房门关上,人跑了。

老郎中好气又好笑地摇头叹息,“如此天分,偏不肯学医术,真是暴殄天物!”

“老夫要是在她小时候来收徒,赶在她一门心思要种地之前,师门兴许就有机会发扬光大了!”

半个月之后,西北军大战告捷的消息传进了小小的花池渡村。

据说北离军溃败而退,被西北军追击入北离境内数十里。

西北军趁势收回曾经被北离侵占的土地,将大业朝国境线推进到了峡谷地带。

出了这样大的事,中午村里许多人端着饭碗到村口凑热闹。只为了听老钱讲最新的情报。

暮春的暖阳之下,已经有些热了。

大家吃着饭,听着令人热血沸腾的好消息,有些人鼻尖都冒出了汗珠。

“好啊!憋了这么多年,咱们总算扬眉吐气了!”

“十几年前,咱们村还被北离人抢过粮食,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

“边境朝北离那边推进,咱们村岂不是更安全了?”

众人七嘴八舌,慷慨激昂。

说了一会儿,有人又问老钱,“那北离人是不是已经投降认输了?”

老钱挺胸抬头,待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才不无自豪道,“打的他们哭爹喊娘,战力折损大半。他们可不光要认输那么容易。”

“往后几年,他们都没力气再跟咱们打,据说他们的王已经给西北军大将军上了休战书,之后向咱们的朝廷赔钱、纳贡,恐怕都是少不了的。”

人圈之外,一棵小树的阴凉下方。

何景兰背靠树干,往嘴里扒拉鸡汤小馄饨。

“这么厉害啊,可惜没能亲眼所见。”

顾喜喜手里也端着碗,淡然道,“别想了,就算咱们没走,留在那也没机会亲眼见证战场的壮观。”

她眼角瞥向何景兰,“不过你现在这个样子,倒是比我想象中适应的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