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安庆和对此丝毫不嫌麻烦,甚至每天都忙活的很高兴,犹如一个期盼着孩子降生的老父亲。

此刻,顾喜喜见劝不动安庆和,转向何景兰,“我在这村里有多安全,他们心里没数,你心里还没数吗?”

“还有你身为教书先生,带着俩孩子乱跑,等去了学堂哪有力气上课?”

何景兰嚼着卷饼表示不关我事,明晃晃朝石头抬了抬下巴,让他说。

石头抬起头,“喜喜姐忘了,村塾放麦收假,五天。”

晴儿两腮鼓鼓的,努力嚼嚼嚼,边眨眼看着大家。

僵持下,又是石头好心提醒,“喜喜姐,你要不走,换岗就要迟了。”

于是,顾喜喜赶到村东换岗处时,身后带着一串尾巴。

上一班的两个人瞅着顾喜喜这一行人,都忍俊不禁。

“喜喜来得早啊,大早上的就这么热闹。”

顾喜喜尴尬地应了声,环顾一圈,见与她搭档的秦大嫂还没来,就说,“正好我这儿人多,你们俩就先回去歇息。”

这二人熬了后半夜,正巴不得这一声。

“行,那我们就不客气了,你们辛苦啊。”

“多谢多谢,别人家这会都开始割麦子了,我回去赶紧睡一觉,还得下地跟家里人一块赶工呢!”

等秦大嫂到了,一行人开始巡逻,这片区域田地最多,走没多远就看见早起干活的人们。

顾喜喜向众尾巴侧目,“你们看见了?这么多人在外面,还怕我不安全?”

麦收跟其他时候干农活不一样,是要抢时间的。

抢麦穗熟成最佳时机,抢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农人最怕这个时候下雨,一旦下了雨,不但田里满是稀泥不好下脚,麦穗淋了雨也容易长芽发霉。

而大家天不亮起来干活,比白天还更凉爽些。

然而,安庆和还是坚持跟着,“反正已经起这么早了,饭也吃了,回去没啥事,又睡不着了,倒不如再跟你走一段,就当散步。”

何景兰颔首,“果然,男人真心想做什么的时候总有理由,不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总有理由。”

她意味深长地瞅着顾喜喜笑,“喜喜,你说是吧?”

顾喜喜暗暗瞪了何景兰一眼。

何景兰悠闲地转开目光,“偶尔早起散个步,感觉倒是神清气爽。”

石头、晴儿更不必说,跑跑跳跳,抓草虫、拔野花,数不完的乐趣。

顾喜喜的麦地也在这一带,看到陈大富等雇工在各自承包的地里奋力收割,顾喜喜没有出声打扰,边继续向前巡逻,说:“景兰,你等会儿跟张婶说,煮一大锅绿豆汤,多加冰糖,不必放井水冰镇,晾凉了就送过来。”

虽然之前说好了承包制,不管饭,只等收获后按比例分钱。

但顾喜喜与这些雇工屡次共进退,早有一番情义在,大热天的干体力活加倍辛苦,还是要补充体力,并且防止中暑。

何景兰会意,应声道,“行,回去我也帮忙捡豆子,等弄好了,我带石头一块送来。”

眼看东方既白,远处传来鸡叫声。

顾喜喜立刻板着脸让自家这几个赶紧回去。

谁知话音刚落,就听见铜钟响了一声,不大清晰,也不甚强烈。

第217章声东击西

乍听见一声钟响,因为所在的地方距离村口较远,声音并没那么明晰。

大家都有些懵。

直到第二声、第三声,钟声越来越密,越来越急促。

安庆和惊诧道,“没听错!就是有人敲了铜钟!!”

顾喜喜下意识就要跑去看究竟,却又蓦地刹住,“不对,我现在还在巡逻,情况不明的时候,绝不能擅离职守。”

秦大嫂焦急道,“一定是贼匪进村了,咱们也赶紧抄家伙,去村口帮忙吧!”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顾喜喜思索片刻,视线越过几人,投向金黄的麦地,再上移看向更远的地方。

“不对。”她喃喃道,“咱们现在绝不能离开。”

“虽然花池渡村只有大槐树下一个入口,但那是寻常人的寻常路。”

顾喜喜指着向远方延伸的麦田,各家这两天收割的麦穗还堆在地头上。

“咱们村子其实还有个地方能进来。”

东面都是田地,远方尽头是一片石头滩荒地,与官道八竿子打不着,根本没有正常道路通行,是个荒无人烟之处。

田地尽头还挖了一道道不易跨越的水沟,距离村民聚居的地方又很远,走起来沟沟坎坎,一不小心就会摔到水沟里。

所以从来不会有人从那边进村。

但却不是完全无法通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