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1 / 2)

最后,何景兰笑了笑,语气随之温和了些,“其实咱们一起做事,简单点真诚点对谁都好,没必要总将事情想的太复杂。”

“譬如别人踏实种地能打五六百斤,你故意乱来,就算顾喜喜不计较免了一半欠款,结果就是,你收获的粮食比别人少了很多。”

“孰轻孰重,大可以自己掂量。”

老钱在旁看着,暗暗点头,考虑的如此周密,不仅贫富平衡,还能恩威兼顾。

这下总算是放心了。

他向顾喜喜确认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才向众人扬声道:

“大家都听见了?”

“机会呢,顾家侄女已经给了,其中利弊,人家何小姐都说的清楚明白。”

“做不做,要如何做,大家回去各自商量。”

“明日,就在外面的晒谷场,有必要赊账的找我说,我这儿通过了,你们就可以当场跟何小姐签下契子。”

作为村长,他最了解花池渡村每家每户的境况。

从他这再卡一道,谁也甭想浑水摸鱼,给整个村子丢人!

老钱说完,场内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虽然之前闹得很不愉快,顾家几个主事人却是最先表态的。

“我们商量过,都跟着顾老板干。也决定不赊账,现买现用。”

“不过咱们族中可能还有两三家条件不太好的,等我们回去问过,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顾喜喜含笑应了。

本地顾家的现任族老已经头发花白,他欣赏地望着顾喜喜,说,“你做得好,既兼顾了穷人,又不会因一味的善心害了自己。”

顾喜喜笑说,“其实多数人的心思是一样的。”

“辛辛苦苦的耕种,为的不就是多打粮食,吃饱穿暖么?”

“我请何小姐说的那些,不过是以防万一。”

“我也相信大家冷静下来,自会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一名主事人感慨道,“说的是,咱们庄户人家,田地和庄稼才是代代相传、长长久久的根,比起这些,区区对半的欠款算什么?”

顾族老对顾喜喜笑道,“之前跟你说,每年夏收之后都要办一场本地族会。”

“因为打仗等等缘故,一直拖延到现在。”

顾喜喜讶异,“这是……要办族会了?”

顾族老微笑颔首,“日子定在三天后,我们正式邀请你,作为主事人之一出席族会。”

顾喜喜之前当了主事人,有反击的意思在。

此刻再提起,她有些嫌麻烦,不太想去了。

“这……”

“我年轻,要不然还是换个人……”

“欸,不可。”顾族老摆手道,“年轻怕什么,难得你年轻有为,更是顾家的荣光。”

老人家露出个打趣的笑容,“还是说,你因这些家伙做出的糊涂事心有芥蒂,不想见到他们?”

“没有没有,”顾喜喜急忙摇头,“当初说好了翻篇,那就是过去了。”

“三天后是吧,族会我一定去。”

之前为道歉,顾家的主事人也邀请了村长老钱和夫人钱大婶。

顾族老特意向老钱再提出正式的邀请。

两人说话时,不断有村民过来跟顾喜喜打招呼。

其中有直接确定要买肥料的。

也有家里真的穷,无惧无畏决定赊账拼搏的。

当然还有部分家境中不溜的在犹豫,还得回去全家商量了再定。

可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很上心,除了顾友福一人先行走了,暂时没人舍得离开。

关系好的几家凑在一起互相出主意。

有人憧憬着未来。

有人互相回忆刚才“听课”的要点内容,已经开始了学习。

还有人三五成群凑起来,说好了等会儿就去找老钱,一起解读老钱刚记录的“秘方”……

氛围比土地庙春祭时还要热闹。

看似小小的粟米竟然让全村人的心思达到空前的一致。

刘夫子走进来时,村民们纷纷笑着打招呼,

刘夫子介绍他身边跟着的年轻男子,“这是我表弟,他一来探亲,二是受人之托,来给咱们村顾老板捎点东西。”

顾喜喜正是炙手可热,立刻有人帮忙指路,大声说,“喜喜丫头在那呢!”

众人齐刷刷转向顾喜喜。

顾喜喜茫然,看着那两人朝自己走来。

第261章送礼

刘夫子此人,顾喜喜当然认得。

可是他旁边那男的竟是个生面孔。

能受何人之托?捎带何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