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2 / 2)
“至于寒瓜,是一种水果,用成熟的瓜瓤可以做成寒瓜酱。”
“果真么!”周大嫂期待的两眼放光。
但她心里清楚,这些都是从没见过的西域种子,能让陈先生托人专门捎回来的,想必也是极为金贵,自然不好意思向顾喜喜伸手讨要。
顾喜喜哪能看不出周大嫂的心思,笑着说,“我尚且不知这三种作物在咱们本地种植适应如何,具体又该如何打理。”
“就算即刻分给大家一些,也未必能种成。”
“所以还得等我试种下去,若是成功,多繁育些种子再看。”
几个人听了都很高兴。
她们说笑时,唯有何景兰困惑地皱眉,视线投向“陈元”,上下打量。
“陈元”发现何景兰盯着他,竟也不避讳,坦坦荡荡地抬眼对视。
何景兰瞳孔猛然收缩,“你竟然!”
刘夫子赶紧跳出来说,“表弟!东西你已经带到了,咱们走吧。”
他笑着向何景兰、顾喜喜拱了拱手,“我们还有别的事,先告辞了。”
刘夫子拽着“陈元”火速逃离土地庙。
如此明目张胆,玩一小会儿就行了,要是还赖着不走,难免有挑衅之嫌。
恐怕就不是那三盒种子能善了的!
何景兰惊愕地看向顾喜喜,意思是:你知道了?
顾喜喜摊手,露出个无奈的表情。意思是:没办法,就这样吧。
顾家众位族亲要回去了,何景兰陪着顾喜喜将他们送到村口。
回来时太阳落山,村里人基本都回家做饭,路上没什么人。
何景兰这才咋舌道,“陈方、陈元,他是真不怕被人拆穿啊。”
顾喜喜怀里紧紧抱着那三只木盒,心情复杂,“他不是不怕拆穿,而是他够狂,笃定没人能拆穿他。”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土地庙内有多少熟悉陈方的人,却无一人认出他,哪怕是经他亲自授课的学生。
何景兰说,“这易容术还挺逼真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回头让他也教教咱们。”
顾喜喜眼睛一亮,“对啊,这可是个好东西。”
“只要学会了,很多地方都能派上用场。”
两人对视,都露出志在必得的奸笑。
回到家,慕南钊已经恢复了本来面目,正在看着石头练字。
“稳住,那一撇都快飞上天了。”
“你这样的字,刘夫子还说过关,当真是标准太低。”
其实自从慕南钊走后,石头写毛笔字已经很有长进了。
顾喜喜买了最便宜的纸给他练字,替代原来用的木板。
石头每日在家除了完成课业,还要单独练字,至少写满两张纸。
他运笔的力道、稳定都好了很多,就连刘夫子最近都屡次夸赞,说石头的字已经是学堂内最好的。
慕南钊却皱眉摇头,分明是嫌弃的不行。
何景兰同情地拍拍石头,安慰道,“他说他的,你别忘心里去。”
“你已经进步很快了,只是这个人的标准,严苛到近乎非人哉。”
“摆在他面前,很少有人不受打击的。”
石头仰起头,苦恼道,“可是陈……哦不,慕先生的字真的很好。”
“何先生跟慕先生自小相识,你可知要练多久,才能写的跟他一样好?”
何景兰笑意僵住,像是遇到多么难以启齿的话题。
慕南钊凉凉道,“你问她就问对人了。”
顾喜喜、石头好奇,“为何?”
慕南钊不语,只是玩味地瞥了眼何景兰。
何景兰因这个眼神心头火起,“我这个人敢作敢当,我有什么不敢说的?”
“不就是我从小就羡慕你字写得好,为了赶上你,我拜访名师,每日勤学苦练。”
第263章前浪后浪
何景兰此时已经破罐子破摔,不惜自爆过往。
“我还让我哥弄来好多字帖股本,瞒着你偷偷苦练。结果,每次,对,就是每一次,只要我拿出自己的信心之作,要跟你比一比,就会发现你还是比我强!”
何景兰满面笑容,话音却是咬牙切齿。
顾喜喜、石头不由恍然地点了点头。
原来何景兰(何先生)那一手绝顶好字是这样练成的!
“都过去的事了,别往心里去。”慕南钊对何景兰展露微笑,“比起何景辉那一手形如龟爬的字,你如今的笔法行云流水,早已初具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