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2 / 2)
他边说着走过去,在顾喜喜身旁蹲下,“喜喜姐,你这是做什么呢?”
“种花。”顾喜喜说,“我打算明早进山,挖几株兰花种在这儿。”
“趁现在先拌好底肥,明日回来直接移栽。”
石头左右看看,找了个小铲子来,“咱俩一块弄,能快些。”
上午验收,不仅符合顾喜喜预期,甚至还多出了许多东西。
正屋内的窗户加大,光线更好,窗下放这一张书案,可供书写。
书案侧面,靠墙做了一排木头架子,可做书架。
卧房内有一张重新刷过的大床,床边有柜子。
这些东西虽然都是旧物翻新,但少不了全村人出东西、出力的忙活。
顾喜喜感动之下也加快了自己的进度。
大家都走了,她留下来准备种花事宜。
临走时锁了大门,钥匙暂时由顾喜喜收着。
回去的路上,顾喜喜说,“回去我找块木板,请你写三个字。”
石头毫不迟疑,“哪三个字?”
顾喜喜想了想,“就叫……品兰居。”
“品茶的品,兰花的兰,居所的居。”
石头坚持练字,如今认的字已经很多了。
他摇头晃脑,“是那个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居吗?”
顾喜喜点头。
石头笑道,“那喜喜姐就是要不可居无兰。我猜是要挂在先生居所外?”
顾喜喜在他额头戳了一指头,失笑,“就你机灵。”
“所以给你个机会,亲手帮你未来的先生写门牌,够有面子的吧?”
石头跃跃欲试地搓手,“那要不要干脆做一个金字大匾额?”
“就像晴儿她家珍宝阁那样的!”
“不行。”顾喜喜果断拒绝,“不搭配。”
“小院隐于村中,本来就够简陋了,挂上定做的牌匾只会先扬后抑,别人看到里面的情形难免落差,倒不如从旁取巧。”
“采取古拙朴素的风格,一块木牌打磨精致些,再写三个字点题足矣,如此倒有隐士雅风。”
石头若有所思道,“同一个院子,可以使简陋,也可以是古拙朴素。”
他转向顾喜喜,“喜喜姐,我怎么觉得,你是想骗人。”
第300章喜喜保佑
“什么骗人?”顾喜喜睨目道,“说的这么难听。”
“我这是提出概念,包装!包装一下而已。”
“如果这么做能让先生高兴,先生高兴了,咱们就高兴,一举两得的事儿。”
石头被绕的云里雾里,但最后他听懂了,一举两得,肯定是好事。
又过了几天,历经一场春雨后,天气再次转暖。
向阳的地方长出了荠菜,品兰居的兰花也移栽成活。
一辆半旧的布棚马车缓缓驶入花池渡村。
老钱早起就穿上自己最好的一件袍子,骑着毛驴在马车前方开道引路。
他一路都咧着嘴笑,嘴角压都压不住。
路边玩耍的孩童看见,知道是新的先生来了,立即飞跑着去叫人。
等马车到了品兰居外,这里已经聚集了好些大人小孩。
车夫拿下脚凳,放到车板侧面。
众村民都盯着马车,看见蓝色的布帘掀开,露出的头顶发丝花白,不免惊讶。
怎么是个老人家?
再看他弯腰出来,抬起头时,面容的确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
此人眉目平和,只是在转目看人时,自然流露出些许严肃。
老钱几步上前,拱手道,“宋夫子。”
宋夫子回礼,“方才劳烦钱村长为我等带路了。”
车厢门帘又动了动,宋夫子立刻转身,向上伸出手去。
“夫人慢点。”
只见一位妇人出来,长发挽做朝云髻,只斜插着一支石榴纹镂银簪,簪头镶嵌碧玉。
妇人下车时,大家才看到她的面容。
虽然能明显看出岁月留下的痕迹,但她嘴角噙笑,眼神柔和,令人观之可亲,心生亲近之感。
老钱这才向村民们介绍,“这位是宋青山、宋老,咱们青田县学前任学令。”
“这位是宋夫人。”
仿佛一块石头从高处砸进水塘,人群顿时躁动起来,议论纷纷。
“学令?这可是官家的教书先生,有官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