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2 / 2)
又过了几日,终于到了贯通东西的最大城池,凤城。
顾喜喜虽第一次来,却对此地很耳熟了。
因为茶楼说书随处能听到摄政王智取凤城这一出,甚至各大戏班子为此也编出了新戏,行走坊间常听百姓议论,这一路走来想不知道都难。
安庆和驾车找了家客栈。
二人下车进店时,大堂内的说书先生就在说智取凤城。
安庆和笑道,“这摄政王还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听说他很年轻,真想看他长什么样。”
“等咱们到了京城,说不定还有机会在大街上看到他呢!”
顾喜喜默了默,“……或许吧。”
她心说,你不但知道他长什么样,还跟他坐一桌吃过饭呢。
两人各开一间普通客房,先回屋休息。
安庆和最近都住顾喜喜隔壁,方便她那边有什么突发状况,喊一声,他就能听见。
晚间安庆和敲门叫顾喜喜一道下楼吃饭。
二人刚穿过走廊拐个弯,迎面遇见一个熟人从三楼下来。
视线交错,那人惊喜道,“喜喜妹子,你怎么在这儿?”
顾喜喜也笑着打招呼,“子初兄。”
“我去京城,途径凤城。”
江明远恍然,“那我知道你此行的意图了。”
“正好咱们同路,接下来不如一起走?”
第304章aa制,诶诶制
他乡遇故交,顾喜喜自然邀请江明远同桌吃饭。
席间闲聊,江明远此行孤身上京,赴春闱会试。
他亦猜到顾喜喜是为茯茶而来,于是说,“既然都要去京城,咱们结伴同行也好彼此照应。”
顾喜喜笑道,“我同意。”
二人都看向安庆和。
安庆和从刚才见到江明远就板着张脸,“我也没意见。”
“途径野路荒地时,多一个人总归多份安心。”
纵使他听说大业这边多有表哥表妹结亲,因此初见时就对江明远多有戒备。
但从理智考虑,尤其对顾喜喜的安全着想,还是与江明远同行更好。
简单达成共识,三人吃过饭,约好明早启程的时间。
次日一早,顾喜喜、安庆和下楼时,江明远已经占了张靠窗的桌子在坐等了。
桌上摆满了当地特色的早食。
顾喜喜走过去,笑道,“子初兄多早就起身了?”
安庆和看着桌上的饭菜,认定江明远是有意表现,遂阴阳道,“故意起这么早堵在这,难不成怕我们说话不算数抛下他一个人走了?”
江明远含笑给顾喜喜让座,对安庆和的话充耳不闻,“凤城面积大,从这出城都要至少两三个时辰,为节省时间,我提前点了餐食。”
“炸面饼是甜口的,跟咱们那不一样。这个煎韭菜饺,馅料混了东边的海产虾皮,是咸鲜口味的。”
“还有你面前的粥,只有在凤城能吃到。白糯米粥熬煮的极其粘稠,只盛半碗,浇上滚热的豆浆上桌。”
“有甜的也有不甜的,喜喜妹子想吃哪一碗?”
顾喜喜看了看,说,“我吃甜的吧。”
江明远选出其中一碗,放到她手边,悉心将瓷汤匙转到顺手方向。
“小心烫。”
这般贴心的举动,由别人做出来,就怕显的过于油滑。要么就会令人觉得有所图,多少显出几分俯就讨好的小意。
可江明远做的却十分自然,仿佛对他而言理当如此,全无别的心思。
让人看着心生亲切,只觉得谦谦君子无外乎如是。
顾喜喜笑着称谢,拿起汤匙搅了搅,低头浅尝一口。
“嗯,好吃。”
江明远也捧起粥碗,微微一笑,“合你口味就好。”
“再尝尝别的,本地主食多是油腻,小菜我都选了些清爽的。”
安庆和坐在旁边,越听越气闷,却找不到发火的理由,只能泄愤似的大口干饭。
江明远看向安庆和,“我做主点了这些,不知安老板能否吃得惯?”
安庆和咽下口中饭食,说,“男人行走在外,多数时候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成。”
“所以我对吃食没你这么懂,说起来还一套一套的。”
顾喜喜暗暗瞪了安庆和一眼,圆场道,“安兄少小离家,辗转各地做生意,出门在外时,他对吃的要求就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