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2 / 2)

进东市之前,他们看过沿途的茶楼,价钱不等。

普通一些的铺面,一两银子能喝一壶中档的茶了。

不多时,茶点先送上来。

水晶春笋三丁小蒸饺、鸡汤香干,酥皮红豆卷、蜜汁茶味豆腐,总共四色,两甜味,两咸味,都是不显盘堆的。

等上菜的人下去,安庆和道,“这巴掌大的盘子,还只摆中间一点点。”

“别说卖十二两银子,就是跟西北一个售价,单看这份量,就能让客人掀桌子了。”

西北民风粗犷,表现在饮食上也一样,多是大盘大碗,甚至还有用盆装的。

顾喜喜看见这些茶点,也有些无奈。

“毕竟不是专门吃饭的地方,酒楼里面应该不至于如此。”

安庆和点头赞同,“咱们住那家客栈就还可以,虽然还是略贵了点,但京城米贵的说法我也有所听闻,稍微多花几个钱,能吃饱也行。”

好在这些精致茶点的味道不错。

茶博士带来了三种茯茶,两种碧螺春。

碧螺春滋味相对清淡,先从它喝起。

然后是茯茶,从最低价位到中价位,最后喝到最高价位。

顾喜喜、安庆和对视一眼,心中都已初步有了数。

安庆和起身对茶博士拱手施礼,茶博士亦站起来还礼。

茶道乃雅事,一举一动自然都围绕风雅二字,

安庆和说,“我们再喝两杯就走,辛苦您,可以先去休息了。”

茶博士再行一礼,收拾茶桌时,顾喜喜抬手一指:“这种碧螺春给我称二两吧,等会儿下楼结账。”

茶博士笑着应了,将客座桌上的分茶壶蓄满,才退出去。

安庆和又不解了,悄声道,“咱们自己带着茶叶呢,怎么又要买?”

“就算你想喝,咱们也可以去别家小茶行买,没必要非在这儿。”

安庆和所言并没有错。

东市什么地方?地价就比别的地方贵太多,向朝廷缴纳的税金也要多一些。

更别说这家茶铺在主街最显眼的地方,铺面又大。

比其他地方小茶铺的成本可要高太多了。

顾喜喜却笑道,“无妨,头一次来东市,我想给子初兄带点礼物。”

“他正在温书备考的关键时候,绿茶可清心、提神,正好合用。”

安庆和尽管有些吃味,但也知道对大业朝的读书人而言,春闱是顶顶要紧的大事。

于是哼哼道,“行吧,看在他要考科举的份上。”

“不过你已经给他破费买茶叶了,等会帮他买吃食,回去可得收钱才行!”

顾喜喜失笑,“行行行,谢谢你啊,这么帮我心疼钱。”

到楼下柜台,顾喜喜一并付了账。

之前那位伙计双手奉上打包好的碧螺春,竟不是寻常的油纸包,而是一个竹根雕的茶叶罐。

罐子外形保留了竹根形状,打磨精致,自有种古朴雅趣。

正面又有风拂海棠的浮雕,正合春日之景。

顾喜喜接过,随口夸赞,“好个雅意的茶叶罐,多谢。”

掌故站在柜台里笑,“贵客满意就好,欢迎随时来顺意茶铺。”

走出茶铺,安庆和回头看了眼牌匾上的顺意二字,疑惑道,“我怎么看那掌柜的样子,像是笃定咱们还会再去。”

顾喜喜并没在意,“生意人嘛。”

她顿了顿,唇角勾起一抹笑,“不过我倒是有心同他做生意了。”

安庆和转向顾喜喜,兴奋道,“你也发现了吧,咱们带来的货,虽然还比不上他家最上等的,但与中等相比,却已绰绰有余。”

顾喜喜颔首,望着前方天际,眸光幽远,“将来颇有可为啊。”

“不过只看一家可不行,再多看看。”

安庆和斗志昂扬,“还有不同档次的茶馆茶楼也要去,了解一下京城人的口味。”

两人买了江明远想吃的东西,刚走出东市不远,就看到一辆宽大的马车驶来。

明明没有仪仗开道,路人却自觉地纷纷退避。

顾喜喜见状,忙拽着安庆和也往路边躲。

找个位置刚站稳,听见旁边两名书生难耐激动地议论:

“这是摄政王的车架吧?”

第314章再相逢

马车通体漆黑,不见一丝错金、雕刻装饰,四角也无铃铛挂件等物。

四面蓝色帘幕垂落,晃动间如水波流淌,完全看不见里面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