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2 / 2)

安庆和狡黠地转了转眼珠子,笑出了声,“我知道该怎么弄了。”

“咱们可以当众表演一出真正的神迹。”

但听安庆和如此这般说了几句。

顾喜喜看向慕南钊、何景兰,“那就这么办?”

何景兰举手,“我随时待命,做什么都可以。”

慕南钊颔首,瞥向安庆和,尽管眼神还不那么友善,但总算多了几分赞许。

安庆和傲娇地叉腰,“哼,搞清楚,我可不是为了帮你立功!”

“一来,我得为喜喜分忧,她想做的事我必须支持。”

“二来,闹起饥荒,对我们之后做生意多有不利。”

他转向顾喜喜,咧着大嘴笑,“喜喜,你说是吧?”

慕南钊嘴角还噙着淡淡笑意,眸中却闪过一抹杀气。

何景兰抬脚踹安庆和,“这种时候你不挑衅会死啊!”

距离春闱放榜还有七天,小何府赏花宴在九天后。

若灭蝗第一阶段顺利,丝毫不会影响赏花宴的举办。

当日,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带一众官吏奔赴仙果村,实地探查麦田。

由专人测量后,与户部所存历年记录相比对,推测仙果村的蝗虫卵的确达到了蝗灾的级别。

紧接着户部向各周边各州府、县衙发了快马加急的公文。

限一日内,由地方农官深入田间调查。

之后各地上报的内容也不容乐观。

京畿范围内,或多或少都发现了蝗虫卵。

照这个形势,六月一旦起了蝗灾,莫说京畿注定颗粒无收。

就连更西和更南的地方也难免被波及。

何景辉已有了相应的证据,在第三日上早朝时当众启奏了预防性灭蝗的计划。

朝臣中反对的声音自然不少。

奈何摄政王已提早向皇帝当面透露口风。

皇帝看重民生,心中既有所准备,在听了何景辉所言皆有理有据之后,当即便下旨,命户部全权处理此事。

何景辉领命后,恭敬道,“明早巳时初刻大吉,微臣在东城门搭了台子,要向万民宣告灭蝗义举。”

“只是微臣一人只怕镇不住场面,斗胆恳请陛下移步,臣民们看到陛下亲临,必然信心大增!”

皇帝尚未开口,樊阁老的长子便站出来反对。

其他与樊家有关联的大臣也都纷纷跟上。

这时,站在群臣最前方的慕南钊出列,冷冷地向后环顾一圈。

他视线所及之处,群臣无不眼神闪躲,生怕与他对上。

慕南钊面朝皇帝,行礼道,“除了上古流传的真神、真佛,那蝗神不过是百姓因恐惧异想的邪神。”

“而陛下看重民生,灭蝗虫,保粮食,为苍生计,乃是如今大业朝俗世中唯一真神,一腔正气何惧蝗神?”

“诸位大人不思扭转民风,反而个个跳出来,口口声声蝗神。”

“莫非!”慕南钊骤然加重语气,“诸位不信陛下,却信蝗神么?”

帝王极为配合地淡淡凝眸向下,不怒自威。

群臣顿时跪地,山呼:“不敢。”

片刻,皇帝才开口,“诸位爱卿平身。”

他脸上虽挂着笑,语气却不容置疑。

“反正朕也许久没出宫了。就依何爱卿所言。”

“此为大业百姓与蝗虫一战,朕身为天子,亲临督战理所应当。”

“众爱卿与朕同行,就当为百姓祈福吧。”

至此,群臣虽仍各怀心思,却无人敢反对了。

这天下午。

顾喜喜将药水洒在蝗虫卵上,等一个时辰,再将虫卵一颗颗划开。

临近孵化的幼虫已经是活体,想观察药物对它们的效果再容易不过。

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虫卵样本共收集了八十串,很多。

玉竹院的丫鬟们人手一枚绣花针,按顾喜喜示范的,悉心划开外皮,而不伤到里面的虫体。

各自划一个就计一个数,用画正字的方法。

没办法,在没有其他工具和计算机的世界,就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所有人努力了半天,最后剖出的虫子,有五成多点是死的,一成左右过一会儿才死的,活着的不到四成。

何景兰欢喜道,“太好了,跟你预想的一样!”

顾喜喜却遗憾地叹了口气,“我原以为能达到六成的。”

不过已经没时间优化配方,只能先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