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2 / 2)
紫烟、绿蜡就倒了三杯冰镇酸梅汤。
杏黄色的牛角杯,衬的酸梅汤鲜红诱人,表面还浮着晶莹碎冰。
旁边的人看见都忍不住吞咽口水。
何景兰喝了一大口,表情难掩愉悦。
终于有人绷不住问了,“距离入夏尚有时日,不知哪家茶铺今年这么早就开始卖酸梅汤了?”
何景兰笑了笑,“这是我们自家做的。”
那人舔舔干燥的嘴唇,盯着酸梅汤,口水加速分泌。
“难怪,我就说这颜色,这卖相看着真不一般。”
光珠小脸上写满骄傲,“那当然咯,不是吹牛,我们家的酸梅汤,秘方是独一份的,就算您等到夏天,能去别处买了来,味道也不可相提并论!”
等光珠把什么话都说完了,何景兰才不痛不痒地佯装斥责:
“多嘴的丫头,谁问你了?”
问话的人,以及周围众多竖着耳朵听的人,失落之余,也更馋了。
这时紫烟柔声道,“姑娘的糖水铺子开张在即。”
“可姑娘总说,酸梅汤太过常见,不想把它放到店里售卖。”
“奴婢总觉得有些可惜。”
没等何景兰说话,旁边已经有人说,“卖啊,必须卖!”
其他人纷纷附和,“要说夏天,少不了一碗冰镇酸梅汤!”
“你们铺子在哪儿,等开张我定要去喝它一碗!”
第362章不谋而合
正午时强烈的日光,周围拥挤的人群。
纵使还在春日,也让人不禁渴望着一碗冰凉的饮子。
尤其是浑身热烘烘的看别人喝冰镇酸梅汤。
单是想象一下那个滋味儿……
面对那些期待的眼神,何景兰面露难色,“这……”
四名丫鬟中,莲星擅长烹饪,她正色道,“酸梅汤虽是夏季常见的饮子,可要做的层次丰富,却又恰到好处,却并不容易。”
“酸与甜,果香与药香、花香,方子调了多少遍,才有了如今这令人欲罢不能的口味。”
绿蜡说,“这个汤的颜色、香气,只看着就跟别的不一样。”
“不然姑娘再考虑考虑?”
光珠笑着撒娇,“咱们阖府上下就没有不爱喝它的,姑娘就别嫌弃它普通了,把它放到店里试试好不好嘛……”
三婢一唱一和的打配合,已然把别人的馋虫和好奇心都勾到了顶点。
周围人不由都竖起了耳朵等着。
何景兰踟蹰片刻,“好吧,回头我再命人制一块水牌就是了。”
好耶!许多人在心里欢呼。
丫鬟们又叽叽喳喳讨论起开张事宜。
有心人就从她们对话中提取到了关键讯息:
东市、糖水铺子、专卖各种饮子、好喝不贵、十二天后开张,暂时还未取名,靠近平康坊的临街旺铺,位置显眼好找得很。
如今京城还没有糖水铺子一说。
因为像酸梅汤之类的饮子只在天热时候售卖,且种类本就有限。
所以没有店专门做这些。
部分茶楼会在夏天兼职卖饮子,还有些酒楼食肆也会推出冰饮、冰点供食客解暑开胃。
剩下的就是沿街叫卖的冰饮子,老板多是周围住户,基本只有一两种可选,卖完即走。
可这些都是季节性的。
大家实在想象不到一家专卖饮子的店铺是怎样的。
还开在东市那寸土寸金的地方。
若只有常见的那几个花样,时间久了能支撑么?天冷了又怎么办?
游街的仪仗还没过来,大家站在这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一个传一个,讨论的人越来越多。
何景兰向顾喜喜使了个“已得逞”的小眼神儿。
只因这伎俩是顾喜喜早起临时想出来的。
春闱每三年一次,乃是全京城瞩目的盛况。
街边观看状元郎游街的人更是不分贵贱,万人空巷。
放眼整个京城,还有比这更优越的大幅广告位吗?
先在百姓间打一波广告。
不管最终扩散和转化的效果如何,看热闹时顺道打个广告,总归一文钱没花。
何乐而不为呢?
何景兰悄声道,“今日就连老天都帮咱们,突然这么晒这么热。”
“效果比咱们预想的可好多了。”
顾喜喜唇角勾起,轻声说,“接下来就看赏花宴了。”
又过了会儿,有几个半大孩子飞奔来,嚷嚷着,“状元郎已经从朱雀大街过来,再过两个路口就到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