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2 / 2)

种植茶树也少不得勤加修剪。

这活儿她自小在家就做的多了,再熟练不过。

吕晶磨了一会儿,又对着光检查,边说,“田庄上那些茶树,之后要怎么剪,你说一声,剩下的尽管都交给我。”

“葡萄剪枝我虽然从没做过,但我可以学,想必只要掌握了窍门,都是一通百通。”

顾喜喜举着满是泥巴的手,扭头看去,“你爹娘不是从没舍得让你下地干粗活吗?”

吕晶理所当然道,“你不是总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我可是茶园家的女儿,生在茶园长在茶园,天天听天天看,再笨也该学会了。”

她放下小锯子,弯腰拾起一个高枝剪,开始继续打磨。

“只不过,与我爹娘那样的熟练手相比,我做起来肯定没那么快。”

顾喜喜笑着叹道,“正要建茶园,就有茶园家的千金送上门。”

“说起来是我赚了。”

吕晶睨目道,“所以说你得好好珍惜我,我有用着呢!”

她举起高枝剪,在空气中比划比划,“这些奇形怪状的工具你怎么想出来的?”

“像剪子,又不太像、有长有短,有大有小。还有这么窄的小锯子,都是从没见过的样式。”

“感觉比我家过去那些应该能好用许多。”

顾喜喜说,“你不是卯足了劲儿要给我卖苦力么。”

“等你亲手试过便知道好不好用了。”

吕晶突然福至心灵,“哎,你要不要考虑再开一个专做农具的铁匠作坊?”

“这么好用的东西,不得大卖特卖?”

这时老郎中提着药箱正要去出诊。

他对跟出来的张婶说,“这个月的家用你也放心。”

“今日排号的八家里面,有两家条件富裕的,能多收不少诊金。”

张婶笑了声,说,“你时常接济看不起病的,普通人家只收药费本钱。”

“就算富户给的诊金丰厚,这一来一回又能多出几个钱?”

老郎中边走,边认真道,“那不一样。”

“反正我给人瞧病绝不挑选病人,多收一笔算一笔。”

顾喜喜发现,自己好像把身边的人都带成了赚钱狂魔。

她对吕晶默了默,说,“可以考虑,不过还得以后攒够了家底,切忌盲目扩张啊。”

下午,张婶拿着给顾喜喜做了一半的手帕从外面回来。

她好笑地提起一件稀奇事,“摄政王竟然也来过西北,还起了个化名叫陈方。”

第416章这不是巧了么

张婶兴致勃勃道,“没想到摄政王来咱们西北还有一段传奇经历、风流韵事!”

顾喜喜神情复杂:“风流……韵事?”

吕晶则同情地看了顾喜喜一眼,又对张婶挤出个笑。

张婶笑说,“我就知道你们俩肯定也想听,赶紧跑回来给你们讲!”

“那个摄政王啊,曾经被坏人陷害,他为了扶助现在的皇帝,不得不忍辱负重,流落西北。但是!他遇到了一个咱们西北的大美人。”

顾喜喜嘴角抽了抽,忍不住低头看水盆里自己的

张婶还在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这姑娘家境殷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容貌身段儿更是生的跟仙女一样!”

顾喜喜举起自己有些粗糙的双手看了看。嗯……

张婶画外音:“摄政王危难之际晕倒街头,碰巧这姑娘带着丫鬟婆子出门上香求姻缘。于是姑娘好心收留了摄政王,摄政王化名陈方,二人的缘分就此展开。”

说到这儿,张婶叹了口气,“说起来这姑娘的爹娘也是个好人有好报。”

“他们不知摄政王真实身份,没嫌弃当时一无所有的他,答应招他入赘。”

“听说还去衙门登记造册了呢!如此一来,纵使未正式过六礼成婚,但摄政王已经算是这姑娘家的人了。”

“哦对,说起来也巧,咱们家姓顾,那好运气的姑娘也姓顾。”

“咱家姑爷小慕曾经化名陈方,摄政王也叫陈方。”

“你们听听,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巧的事儿!”

张婶十分得趣,自己先笑出了声。

顾喜喜、吕晶对视,为了配合张婶也笑了。

不同的是,顾喜喜苦笑,吕晶想大笑但还要努力表现的别那么明显。

等张婶终于笑够了。

顾喜喜问,“您这些都是从哪儿听说的?”

“我怎么听着像话本子上编的故事,太夸张了。”

“怎么夸张了。”张婶正色道,“是人家摄政王自己发的公告,向全天下认下了这门亲事!公告都贴到菜市口、衙门口、东大街了。”

“今日咱们村好几个人进城都看见了,满城人都在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