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2 / 2)

顾铁柱从昨晚就没回去。

问了好些人都说没见到。

实际上除了顾喜喜家,全村的大人们都不知道顾铁柱的去向。

因为石头、狗娃及其他小伙伴们已经偷偷地商定全体保密。

严肃程度不亚于绿林好汉歃血为盟。

不过顾老三和刘氏的煎熬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天下午衙门就来了几名衙差。

顾老三身为一家之主,收到儿子的逮捕通知、再听衙差读了认罪书后,不由瘫坐在地。

刘氏疯了似的质问,“我儿他早已疯傻,怎么可能做这些事!”

“你们说他拦路打劫,杀人未遂,他杀谁了!”

衙差冷然道,“告诉你们苦主的姓名,岂不是让你们有机会报复?”

“有目击证人看到,顾铁柱持刀蹲守,有预谋,有凶器,绝非疯傻之人!”

要不说江县令办事靠谱呢,半天的功夫,还真叫他找到了苦主之外的人证,

而且不止一人。

他们看见顾铁柱游荡在官道上,从花池渡村到青田县一带。

还有明确说,看见顾铁柱拿着柴刀、短刀,藏在路边草丛中。

顾老三想着儿子没被砍头,他还没绝后,情绪勉强缓过来一些。

“敢问差爷,我们何时才能去大牢探视?”

衙差看了他一眼,“不用去。”

“明日人就给你们送回来。”

顾老三、刘氏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衙差说,“因为苦主反击自卫,顾铁柱磕了脑子,如今已经成了瘫子。”

“才关了一晚上,屎尿流满地,那味道啊……”

“衙门既没有给他一个人的单间,跟无人管他吃喝拉撒。”

“所以,你们养的好孩子,以后还是自己接着养吧。”

衙差说完,转身就走。

刘氏眼白一翻,当即晕死过去。

当日,花池渡村两件大事,一件好事,一件坏事。

好事儿,陈先生终于回来了,打破了顾喜喜有意转嫁表哥江县令的传言。

坏事儿,花池渡村又又又出了个锒铛入狱的。

只是这一个看似并不是顾喜喜给送进去的。

而且还听说顾铁柱一直在装疯卖傻,实则憋着坏,想干一票大的。

哪知他打劫不成,反而成了瘫子。

村里人听了纷纷后怕,还好顾铁柱盯上的不是村里谁家。

不然恐怕真能叫他得手了。

大家都觉得这种祸害瘫了才好,以后不用怕他再出来害人。

麦子收割完毕。还要脱粒、摊开晒干。

花池渡村各家已经提前开始了庆祝,擀面条、烙面饼。

因为粮食过称之后,各家都比往年增收不少,甚至超过了顾喜喜之前说的份量。

只是那几家没洒最后一次叶面肥的,亩产还是比其他人少了些。

他们既高兴难得的增产丰收,又在众人讨论起亩产时,有些灰溜溜的不敢说话。

顾喜喜却在这时离开了村子,跟慕南钊一道往边境去。

说是一道,其实只恰巧同路罢了。

慕南钊要去军营商讨防御工事的方案,顾喜喜则是验收这一季的粮食收成。

第432章近乡情怯

久违的来到边境,适逢盛夏,烈日炎炎。

慕南钊把自己的马车让给顾喜喜和吕晶。

他则骑着马随行。

只是顾喜喜心疼慕南钊那张脸,怕被晒坏了,临行前拿出自己防晒用的幂,硬是给他戴上。

此时正从官道穿越荒芜的石头滩。

顾喜喜将车窗掀开一道缝,望着慕南钊骑马前行的侧影。

男子穿霜色长袍,蜂腰猿背,身姿笔挺,头戴幂,黑纱垂坠。

纱幔随风清扬时,露出棱角分明的侧脸,宛如后世武侠剧中的俊美侠客。

顾喜喜看的入了神。

曾经看过许多次嫌弃乏味的场景,因为某人的存在变成了一副画卷。

一旁的吕晶则有些坐立不安,

她打量着车内豪华的陈设,座椅上的垫子不知用哪种藤草编织,既柔软,又清凉,触之光滑,不沾肌肤。

另外还有填入蚕丝和软玉的靠枕、乌木雕花茶桌、桌上茶具、灯台、文房四宝等无不精美。

有许多东西吕晶都叫不上名字,也不敢乱碰,只好奇地观看。

顾喜喜感觉有些热了,放下车窗,转而拿起桌上的象牙扇轻轻扇风。

察觉吕晶的紧绷,顾喜喜悄声笑道,“既来之则安之。”

“你放松点,别坐个车比走路还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