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1 / 2)
透明的碗壁没有阻碍任何人的视线。这一切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无人可以做手脚。
赵璋放下心来,也洗干净双手,刺破指尖,滴入鲜血。
两滴鲜血像两颗红色珠子,静静躺在碗底。它们逐渐滚向彼此,慢慢相触。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凝注眼目,一眨不眨地看着。这将是影响到历史进程,影响到大周江山,影响到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的事件。
赵璋的瞳孔几乎缩成针尖。他大气都不敢喘地看着两滴血。
融在一起!融在一起!朕与皇姑母必然是血脉同源的亲人!朕是父皇的龙子!赶快融在一起啊!
无人能够听见赵璋心里的呐喊。
然而就在此时,许多人都听见了方众妙冰冷笃定的心声。它就响在头顶,震荡开来:【它们不会相融。】
赵璋的瞳孔猛地扩大,屏住的呼吸骤然凌乱。
它们不会相融?方众妙你在说什么鬼话?你既然知道朕的血不能与皇姑母的血相融,你摆这么大排场是想做什么?你找来文武百官当见证人,又是想做什么?
你耍朕!
赵璋忽然意识到这一点,差点被气地喷出一口血!
然而,此时却不是找方众妙算账的时候,这么多人亲眼看着,两滴血不相融,他最后一层皮也被扒得干干净净!
那册子里写的东西没有实证,人证也都死的死逃的逃。大家对他身世的猜疑永远仅止于猜疑。可现在,这份猜疑得到证实,赵氏皇族又都没死,他只会万劫不复!
赵璋瞬间失去理智,跑到御桌边,捧住碗开始摇晃。
融啊!你们快融啊!朕一定是皇族血脉!
水波晃得厉害,泼洒出来许多。但在剧烈震荡之下,两滴血依旧像两颗红色珠子,即便紧紧挨着,依旧不曾融合。
它们仿佛是两个极其坚硬的东西,有着分明的壁垒。
一条蛇混迹在龙群中,即使长成擎天之柱,它依旧是一条蛇。
所有人都看着赵璋,眼里有怜悯,有嘲讽,有鄙夷。这绝不是看帝王的眼神,这是在看跳梁小丑。
瑾王怔愣了好一会儿才哈哈大笑起来,看见了吗?你们都看见了吗?赵璋不是皇族血脉!他的龙椅是偷来的!
大长公主走上高台,夺过水晶碗平放在御桌上。在水波的推动之下,它们依旧不相融。
群臣低下头,微微阖眼,表情莫测。在这极度诡异又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当一个沉默的看客是最明智的选择。
方众妙就在此时伸出细长的食指,轻轻叩击了一下水晶碗,声音不高不低地说道:我让它融,它就得融。
叮的一声脆响,两颗壁垒分明的血珠仿佛听见号令,瞬间融为一体。
之前无论怎么晃荡、推动,也不相融。可方众妙轻轻一敲,两颗血珠就变作一颗,此情此景岂是一个诡异能够形容?
方众妙到底做了什么?
就在此时,一道玩味的声音响彻大殿,比狂风还狂:【赵璋,看见了吗?我说你是鬼,你是人也是鬼。我说你是人,你是鬼也是人。】
第296章 神权
我让它融,它就得融。
当方众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朝臣们就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对。
刚开始,两颗血珠死活都融不到一起,方众妙轻敲一下碗沿,血珠瞬间融合。这事怎么看怎么诡异。
很明显,血珠的融合不是因为赵璋与大长公主的血缘同出一系,而是因为方众妙做了手脚!
赵璋绝非皇族,方众妙在给他做脸!可方众妙是如何办到的?
她已经证明了水没有问题,碗没有问题,割破指尖的刀也没有问题,莫非是大长公主和赵璋的血有问题?可人的鲜血怎么动手脚?
方众妙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不系出同源的两滴血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搞不懂,真的搞不懂!
但群臣们唯一能想明白的一点是,方众妙的的确确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她的心声虽然狂妄,却丝毫也不掺假。
她说赵璋是个野种,她就能拿出证据。她说赵璋是皇族血脉,她也能拿出证据。
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殿内一片诡异的静默。每个人的目光都凝聚在方众妙身上。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之情在他们心底里蔓延。
赵璋的喉咙里仿佛堵住了一块滚烫的烙铁,想说话,却连吐气都疼得厉害。
没人比他更能体会到被方众妙肆意摆布的痛苦。他明明是人,可方众妙偏偏说他是鬼!当他以为自己真是鬼的时候,方众妙却又说他是人!
方众妙,你到底想做什么?你知道朕快被你逼疯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