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2 / 2)

路人们发出一片惊呼。这一下若是撞实了,指定是脑浆迸溅,当场暴毙的结果。

然而千钧一发之际,一只绣着飞龙飞凤的黑靴垫在妇人的脑门处。她撞得虽狠,却只是头晕眼花,痛叫一声。

方众妙慢慢收回靴子。

一道心声飘过半空:【脚趾头真疼早知道就让老爷子来救。】

龙图、黛石和余双霜差点笑出声来。

方众妙指着不远处的三叉路口,说道:念在你们真心悔过的份上,走吧。

妇人猛地抬起头,露出狂喜之色,口中喊着谢国师开恩,拉住女儿的手飞也似地跑了。她带来的仆役们不敢停留,呼啦啦紧随其后。

府门前一下子空旷许多。李才人孤零零地站在原地,手脚不知该往哪儿放。

她用惶恐不安的眼神看着国师,小心翼翼地说道:我,我是永安的母亲,我理当与她一起住。这是孝道。

方众妙淡淡说道,你也看见了,永安疯成这个样子,任何人与她住,我都不放心。但你若是能够证明你对永安的一片慈母之心,我倒是可以准你还俗,在此养老。

李才人眼睛一亮,忙问:如何证明?

方众妙指着台阶上的几团血迹,那是妇人刚才磕头留下的。

你嫂子为了保住她的女儿,愿意豁出性命,你做得到吗?

李才人明显迟疑起来,国师大人,莫非您想让我也撞死在府门口?

她眼里迅速泛上委屈的泪水,控诉道:国师大人,您根本就不信我,您只是为了逼死我!

路人也觉得这样做未免太过分了一些。虽说李才人拿女儿的婚姻换她自己存活,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为女儿,永安公主就算是为母亲赔进去一条命,也是理所应当的。孝道大过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底下不断有人发出议论:就让人家母女住在一块儿吧。她们是至亲。

父母犯了天大的错,儿女也该原谅。

世上无不是的父母。李才人活下来了,永安公主也活着回来了,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是啊,现在多好啊。她们母女团聚,相依为命,日子不就有盼头了吗?

黛石和余双霜简直气笑了。她们知道这些都是鬼话,听着冠冕堂皇,实则暗藏砒霜,可她们竟也找不出话语反驳。

父母要杀你,你会不会反杀?选择反杀的人总被指责六亲不认。选择受死的人却会被夸赞至纯至孝。

念着《孝经》,读着《二十四孝》故事长大的人,心里就是这样认定的。他们头顶有上天,有帝王,有父母。他们首先是刍狗,是草民,是儿女,最后才是自己。

所以,纵使李才人曾经那样冷酷无情地出卖过女儿,如今她往这里一站,女儿就必须恭恭敬敬地把她迎进去。

可怕的不是人性之恶,可怕的是人人都在纵容这种恶。

第424章 愿力

见此情景,余双霜心底一阵一阵发寒。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穿越的世界是多么蒙昧蛮荒的一个时代。她连忙抓住干娘的手,仿佛这样就能和文明重新建立连接。

围观的路人开始大声喊话,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活菩萨。

国师大人,让她们母女两个住一块儿吧。

有亲娘照顾,说不定永安公主的失魂症很快就会痊愈。

对对对,做一场法事,让母亲喊魂,连着喊七天,公主的魂魄就能回来。我娘家侄儿的疯病就是这样治好的。

国师,您可是道家高人,您会招魂吧?

方众妙抬起一只手,轻轻摆了摆。

吵闹的路人纷纷安静下来。

方众妙看向李才人,说道:真是巧了,我正准备做一场法事,把永安的魂魄召回来,需要你这个当母亲的在阴间给她喊魂,为她开路。想要证明你的慈母之心,你就协同我做完这场法事,如何?

喊魂?那不是张张口的事吗?李才人心中大喜,连忙点头答应。

我愿意,我愿意!只要能治好永安的疯病,我死都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