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2)
“大小一样!”严胜惊呼出声,抬头看向林时。
廖老师也跟着看向林时,随即想到什么,道:“我说上回怎么觉得有些熟悉,是纽扣!你们怎么找到的!”
这简直就和大海捞针一样,信息量太少了,谁能想到是纽扣。
不,其实不是纽扣,而是袖扣。
林时当时只是觉得圆形的规则更为符合观看,里边儿的图案也只是按照照片的模样简易绘画,却不想竟然真的与自己画的一样。
不过袖扣确实是他没有想到的,而袖扣又是在衬衫上。
只是有一个地方他想不明白,袖扣与衬衫分明就是两个主体物,那袖扣是怎么出现在脖子上。
假设凶手是利用聂青明购买的衬衫杀了他,而袖扣是属于赠送物品,他的脖子上就算是有这个痕迹也该是那一排的纽扣才对,怎么也不该是袖扣。
除非,除非他被杀的时候正好试穿过这件衣服,而袖扣是当时别上的,并且脱得时候并没有完全取下而是扣在衣袖的第一个纽扣孔上。
如果是这样,确实是能解释。
这般想着,他将另一颗袖扣扣在袖子上,然后拿着衣服往自己的脖子上套。
不过毕竟是自己,很难施加力道,他看了一眼严胜,“严队长,过来帮我拉一下衣服。”
“好。”严胜急忙过去,拉住衣服交叉这样能方便使劲。
同时林时调整了那颗袖扣出现的位置,这才道:“试试。”
严胜一点点小心把衣服拉紧,以此来模拟被害人被勒死的模样。
很快林时就感觉到袖扣带来的寒意,同时还能感觉到一丝的窒息感,被扣子抵住的位置还传来一阵疼意。
确定可以后,他示意严胜停下,随即抚上脖子上刚刚被扣子抵住的位置,只见那儿已经能看到一个红红的压痕。
林时的皮肤本就白,也就使得这个红痕显得格外的明显。
他确定那个位置然后看向被害人脖子上那个位置,虽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几乎可以说完美复刻了。
与他猜测的一样,这件衬衫就是勒死被害人的凶器,而那颗袖扣当时就在这件衣服上。
如此看来,第一犯罪现场有一定的概率是在聂青明租住的地方。
就像他刚刚猜测的,袖扣没必要在还没穿着时就戴上去,只可能是已经试穿过。
那那件凶器去了哪里呢,是不是已经被犯罪嫌疑人给丢了。
显然,严胜也想到了这儿,他道:“林队,要不要去找中怀路的垃圾站?这几天接近年关,垃圾站不一定会立马把垃圾都处理掉,说不定犯罪嫌疑人会将这些作案工具扔到垃圾站。”
林时却觉得东西不一定会在垃圾站,从这几天的调查来看,犯罪嫌疑人在杀人后的所有操作都是有过思考的。
分尸是为了抛尸,煮尸除了抛尸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被害人的身份被发现,最为显著的就是脸皮被撕掉。
都已经做到这一步了,他可不觉得犯罪嫌疑人会将这么重要的凶器丢去垃圾站。
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人捡走,这件衣服的材质极好,哪怕被剪坏也有一定的可能会被人捡走,这种不确定因素犯罪嫌疑人明显不会犯。
而且按照严胜说的,要到年关了,垃圾站很可能没有处理掉,犯罪嫌疑人明显就是住在鱼龙区的,而且从聂青明失踪的位置,犯罪嫌疑人对中怀路一定是比较熟悉的,那肯定也会知道垃圾站的情况。
只要凶器一天没有被处理掉,他就会提心吊胆一天。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他自己处理掉,说不定在他当初煮尸的时候就已经将那件衣服给烧了。
但衣服被烧了,这对袖扣不一定。
还是得确定这件衣服的去处,到底是聂青明自己穿的还是他送人的,如果能知道这些,那案子应该也比较明了了。
于是在严胜的目光中他摇了摇头,道:“增派人手,找到聂青明的住所,还有把他从小到大的人际关系都找出来,谁和他有仇,他和谁关系好,这些都找出来。”
“好的。”严胜点头,急急忙忙出去。
林时低头看向那枚袖扣,随后又去看尸体脖颈上的那个半圆形弧度,和廖老师道谢后他匆匆离开尸检中心。
下楼就看到严胜站在院子里打电话,雪花飘落就落在他的身上。
天气很冷,说话时还有白雾升起。
林时直接上了车子,从口袋中又拿出那对袖扣,用特别的透明密封袋包着。
片刻后,严胜打完电话也上了车,他没有立马启动车子而是回头看向林时,“林队,我刚刚去借了人,估计也就几十人吧,再多真借不出来了。”
“嗯,辛苦了。”林时轻应了一声,知道这几十人已经是能抽掉过来帮忙的极限了。
严胜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后头说了聂青明周边的人,“我刚刚联系了阳城那块的公安大队,让他们去帮忙调查周围的邻居,一有消息会立刻打电话通知我们,然后聂青明的父母估计也快到了,刚刚那边给我来电话了,不过他们应该会先去法医部,等他们到大队会再通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