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 / 2)
“等等!”勇毅伯叫住承恩侯,问出心里的疑惑:“粮长手里有粮食,他为何不自己卖粮?”
“他倒是想,可得有那个胆儿。若是让人揭发他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是要被抄家掉脑袋的!”
承恩侯见勇毅伯将信将疑,又解释道:“我与他是结拜兄弟,他只信任我,而我最信任的是你。若非是想让你立功,我也不会说服粮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将粮食卖给你。”
勇毅伯心底的顾虑打消了,搓着手问道:“粮长手里有多少粮食?”
承恩侯比了一个数:“你能挣这么多银子。”
勇毅伯瞬间财迷心窍,应下这一件差事:“我明日一早便动身去关州。”
承恩侯掏出一封信函给他:“你拿这封举荐信给粮长,他看了我的亲笔信,才会卖粮食给你。”
勇毅伯收下了信,全然忘了在勇毅伯夫人面前的保证。
——
第二日,沈青檀在赵国公府等勇毅伯府的人,等了一天都不见伯府有人过来。
直到晚上沐浴后,准备与赵颐歇下的时候,流月带来了消息。
“二奶奶,勇毅伯今儿个一早,他便秘密离京去了关州。”
沈青檀微微皱眉,勇毅伯没有来找她,反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关州……
恐怕是承恩侯许了丰厚的利益,说服了勇毅伯继续为他卖命。
这一次,承恩侯是真的让勇毅伯去送命。
“关州?”一旁的赵颐听到这两个字眼,抬眸看向沈青檀:“你在关注此事?”
“我之前挑拨赵珏调查承恩侯府,我便顺势浑水摸鱼,也安排人一块去调查承恩侯府,倒真的给我查出了一些东西。”
沈青檀将关州的情况,详细地说给赵颐之后,随即计上心来:“那些官员仗着皇上体恤穷苦的百姓,会下诏蠲免百姓借的粮食,然后私吞了这一批赈灾的粮食,再高价卖给粮商,根本没有将粮食发放到百姓手里。”
她眼底闪过一道狡黠:“你不如给皇上献计,为了杜绝官员贪污赈灾的粮食,五月麦收的时候,若是百姓还不上借的粮食,则让负责此事的官员设法补齐,不能少于借出去的粮食。”
第108章 镇北王
“你这个主意不错。”赵颐思索片刻,猜测到沈青檀应该还会有后续动作,他温声说道:“我明日去宫里当值时,再将你的计策献给皇上。”
“什么叫我的计策?”沈青檀拔下绾发的簪子,睨了男人一眼:“我一个后宅妇人,哪里懂你们朝堂上的事儿?”
“后宅妇人又如何?”赵颐看着她的青丝如瀑般垂落,衬得她肤色雪白,樱唇娇艳。他不自觉地转开视线,盯着她手里通透的玉簪子:“自古巾帼不让须眉的事多不胜枚举,因为女儿身而被束缚在后宅,对夫人而言是屈才了。”
沈青檀:“……”
“如今地方上的官员各个都当自己是土皇帝,会与当地的商贾勾结,一起剥削百姓。除此之外,地方官员会抱团,官官相护,老百姓若是想要伸冤,也会求诉无门。”
赵颐切回正题,低声说道:“流民能够逃荒到京城来了,说明关州的情况很不乐观,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
沈青檀很认可赵颐的猜测,关州的官员贪了粮食,一定会严防死守,不许百姓离开关州,就怕会走漏了消息,他们会掉脑袋。
而老百姓淳朴老实,骨子里是怕官的,但凡还有一线生机,他们哪里敢冒死逃出关州?
“我之前就在想一个问题,流民逃荒到了京城,关州的官员一定会想办法善后,将自己身上的罪证给销毁掉。等流民的事情引起皇上的重视,再派钦差去关州查探,那时抓到的也是替死鬼。”
沈青檀冷静地说道:“如果皇上没有派人去查,而是让借粮的官员填补缺口的话,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皇上只需要派人暗中盯着那位负责的官员,看他在接到诏令后联系了哪些人。等他们把粮食的空缺补上之后,肯定会以为事情结束了,哪里还会想着对口供?”
说到这里,沈青檀冷笑一声:“到时候再一一抓起来审问,还怕撬不开他们的嘴吗?”
赵颐看着她不慌不忙,理智从容的为贪官设局,莫名的生出一个念头。
他经受了二十多年的病痛折磨,命运便将她嫁给他作为了补偿。
沈青檀见他不说话,反而是盯着她看。
她不由得双手捂住脸,仰头问道:“怎么了?我说的有问题吗?”
赵颐摇了摇头:“你说的很好。”
他说的一本正经,沈青檀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下意识地转开脸避开他的视线,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流月已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