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果然,管事一来,便说道:“侯爷,我家公爷身子不适,暂不见客。您有什么事情,与老奴说一声,老奴回头禀报给公爷。”
承恩侯先把带来的赔罪礼递给管事,作出一副惭愧的表情,沉声说道:“我今日前来,是为了替我那不孝女向国公府请罪,毕竟是我教子无方。既然公爷身子不适,我便不叨扰他。”
管事没有接承恩侯递过来的礼物:“侯爷的意思,老奴会传达给公爷,至于您带来的厚礼,恕老奴无法替公爷做主收下。”
承恩侯闻言,倒也不勉强,收回礼物时,扬声道:“那就请公爷安心养病,我那不孝女所做之事,承恩侯府定不会姑息。此事,我会给国公府一个交代。”
说罢,承恩侯扬长而去。
他离去之后,百姓不负他所望,果然开始议论这件事情。
“承恩侯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要将人给押回来请罪?”
“请什么罪?这种不守妇道的女人,直接就给浸猪笼处死。”
“浸猪笼有何用?她一人犯的错,连累的可是整个家族女子的清白。我若是承恩侯,直接与她断绝父女关系。”
管事听到众人义愤填膺的话语,又想到国公爷与二爷的安排,任由百姓们议论,并未阻止。
-
承恩侯在国公府外放话后,回去便给族里传信,请族老们进京,来承恩侯府一趟。
不过几日,百姓们便看见承恩侯携家眷聚在门口,迎接几位白发须眉的老者。
承恩侯对那几位老者恭敬地说道:“族叔们,晚辈不孝,劳烦几位车舟劳顿进京,处理我的家事。”
之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了承恩侯府。
百姓们这下终于明白,原来承恩侯请的是宗族的族老。
看来他是准备要将沈青檀逐出宗族了。
也是,做出这等伤风败俗的丑事,不将她除族,留着做什么?
承恩侯将族老们请进府之后,他便添油加醋的将沈青檀所做之事告诉族老们。
为了让此事更快的流传出去,承恩侯说这些事的时候,并未将下人屏退。
族老们都是恪守礼教之人,听了承恩侯的话,果然勃然大怒。
其中一个族老怒斥道:“岂有此理,我沈家怎会出现如此不受礼教之人?简直让家族蒙羞!”
其他族老亦是面色难看,着实没想到,沈家最出色的女儿,居然会做出这种不知寡廉鲜耻之事。
另一个族老说道:“文贤啊,此事你打算如何处理?”
承恩侯等的就是这句话,满脸愧疚地说道:“不瞒族叔们,檀儿做出这等丑事,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失责,没有教养好她,但我身为沈家的一家之主,绝不会因为父女之情而包庇她。她既然敢做,就得为此付出代价。为了不让她拖累整个家族的名声,我只能忍痛将她逐出宗族。”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哽咽:“此次请族叔们进京,便是想请你们做个见证。从今日起,沈青檀再不是我沈家人,与我沈家再无一丝瓜葛。”
族老们见他如此不徇私情,很是欣慰:“按照宗法族规,沈青檀做出这等有伤风化之事,确实不能继续留在族里。你能这么想,自然最好。”
有了族老这番话,逐出沈青檀,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事落定,承恩侯算是松了口气,安置好族老们后,迅速让人把他将沈青檀逐出宗族,断绝关系一事传扬出去。
如了承恩侯的意,这件事一传出去,便引起极大的轰动,不仅是百姓们,就连同僚们,都在私底下讨论这件事。
因此,这事还传到了靖安帝的耳朵里。
第156章 靖安帝的见证
延祥宫,靖安帝坐在贵妃榻,接过凌贵妃递来的茶,浅啜了一口。
凌贵妃柔声问道:“皇上,这茶如何?”
靖安帝睨向沉浮在杯中的茶叶,鲜嫩明亮,入口醇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他搁下茶杯:“不错。”
凌贵妃笑盈盈地说道:“璟儿知道您爱喝明前龙井,特意寻来今年的新茶孝敬您。”
靖安帝笑道:“他有心了。”
“您今日来延祥宫用膳,臣妾打算留璟儿一块用膳。他心里记挂着颐儿,将茶叶送来便又匆匆出宫去了。”凌贵妃为靖安帝打扇:“璟儿不爱交友,性情孤僻了一些,倒是与颐儿合得来。”
这番话,不仅将赵颐引出来,还向靖安帝透露,誉王与赵颐交好,以此来获得圣心。
靖安帝总不会去问赵颐与誉王之间的关系,即便是问了,赵颐总不能说与誉王合不来吧?
靖安帝面色一沉,想起京城有关沈青檀的传言。
承恩侯手段果决,真相未明之前,便与沈青檀断绝父女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