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2)

只见曹公公从轿子里下来,双手托举着圣旨。

赵国公府的大门打开,国公府堂上摆好香案,国公爷换上官服,携带家眷,匆匆出来接旨。

百姓们看着这等阵仗,全都是一头雾水。

靖安帝再宠爱赵颐,也不应该下旨管他的家务事吧?

二房的人与百姓们的想法不同,他们乍一听到赵颐与沈青檀回府,十分惊讶,实在是想不到沈青檀脸皮如此厚,竟然还有脸回国公府。

他们一直等着国公爷与老夫人传话,谁知竟然先等到宫里来人了。

二夫人看到赵颐与沈青檀站在大老爷与大夫人身后,又看向来宣读圣旨的曹公公,心里一阵快意。

不用想也知道,皇上的圣旨是刻意针对赵颐与沈青檀吧?

沈明珠同样如此认为,只要想到沈青檀凄惨的下场,便抚平了心底失去孩子的伤痛。

赵珏目光阴沉地盯着赵颐与沈青檀,只等着他们像丧家犬一般,被国公府扫地出门。

赵颐若要自保,只有休了沈青檀一条路可走。

届时,沈青檀被抛弃……

赵珏紧了紧拳头,早晚要让她落在他的手里。

曹公公听从靖安帝的命令,并未进府去宣读圣旨。

他见众人跪下接旨,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关州灾情揭发以来,朝廷殚精竭虑,仍有后患。然赵沈氏心怀大义,人品有加,救济关州灾民,平定灾情,百姓安乐,朕心甚悦,推恩并厚,赐金三百两,珍珠一斛,锦三疋……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二房的人满怀期待,以为会听到靖安帝降罪沈青檀的圣旨,谁知竟是嘉奖她的。

他们脸色僵住,神情错愕地看向曹公公。

第160章 关州百姓谢恩,长生牌位

圣旨里的内容表明,沈青檀是去关州治理灾情,并且安置好灾民,为朝廷排忧解难。

靖安帝龙心大悦,特地颁发这一道旨意嘉奖沈青檀。

沈青檀不是遇刺失踪了吗?

怎么会是去关州了呢?

二老爷傻眼了,他亲耳听见国公爷逼迫赵颐休妻,祖孙俩为此在书房吵起来。

如果沈青檀真的去了关州,赵颐可以如实告诉国公爷啊。

要么是赵颐瞒着国公爷,要么是祖孙俩故意做戏给他看。

他隐晦地看一眼圣旨,心里升起另一个念头——靖安帝在袒护沈青檀。

二夫人也是如此认为,一颗心泡在酸水里,又妒忌又恼恨。

沈明珠死死盯着沈青檀,见她双手捧着圣旨,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以为沈青檀嫁给赵颐,好日子便到头了。

恰恰相反,沈青檀嫁给赵颐后,日子越来越顺心。

即便沈青檀的声名败坏,赵颐也愿意为她与家族对抗。

这是她一直以来憧憬的婚后生活,公婆和善,夫君疼爱尊重。到头来,她卑躬屈膝的伺候公婆,得不到夫君一句关切的话语。

沈明珠满嘴苦涩地看向赵珏,只见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沈青檀。那双面对她时只有冰冷的眼睛,在装下沈青檀时涌出炙热,甚至充满了势在必得。

她心里很清楚,赵珏娶她,只是为了巩固他的权势地位。当她毫无用处时,便弃如敝履了,连敷衍都不愿意。

他现在见到沈青檀的能力,后悔了吧?

沈明珠恶毒的想,沈青檀就算是死,墓碑上冠的也是赵颐的姓。

“曹公公,有劳您了。”沈青檀并未在意二房的想法,从赵颐手里拿过一只巴掌大的小匣子给曹公公:“您打壶酒吃。”

曹公公对沈青檀的印象很好,上一次来送赏赐,沈青檀送给他一块翡翠玉料。

他平生没有别的喜好,唯独喜爱玉石。

她投其所好,可见是用了心。

而且匣子里放了一张银票,特地让他请诸位跑腿的公公吃酒。

“赵二奶奶,谣言止于智者。”曹公公扫过看热闹的百姓们,宽慰道:“您心怀大义,做的善举,自会回馈到您身上。”

沈青檀闻言,看向一旁的百姓。

百姓们个个面红耳赤,面对沈青檀的目光,他们眼神躲闪,心虚的不敢直视。

沈青檀是京城极负盛名的贵女,之后又嫁进国公府成为世孙夫人。

她这样的名门贵女,竟然闹出与人私奔的丑闻,不少人以讹传讹,甚至添油加醋,极尽诋毁之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