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2 / 2)

大老爷神色震惊,从来没有想过,隐瞒了二十多年的秘密,突然之间就被人给揭开了。

“夫人,外面不会突然就散播颐儿的身世,恐怕背后的人是有备而来。”大老爷面容沉肃,斟酌再三地说道:“实在不行的话,我们把真相告诉颐儿。”

大夫人陷入了沉默,她知道,他们亲口告诉颐儿,总比颐儿从外人口中得知真相要来的稳妥。

可她害怕,害怕秘密一说出口,将会失去颐儿。

“夫人。”大老爷知道大夫人的顾虑,缓缓蹲在她的面前,握着她的手:“我们把颐儿当做亲生的儿子,颐儿也很孝敬我们。我们之间的深厚感情,早就超出了血脉亲缘。”

他低声说道:“只要颐儿肯叫我们一声爹娘,无论他在哪里,都是我们的儿子。”

大夫人心里受到了触动,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她自然是了解性情。

颐儿看似冷漠,难以亲近,实际上骨子里重情重义。

她就是心疼孩子,不忍心将真相告诉他,让他去背负上一辈的恩恩怨怨。

“我知道了。”大夫人从袖子里掏出帕子,压一压眼角:“我亲自去说。”

有些事,该面对的,终究要去面对。

与其处于被动,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大夫人想通之后,整理好情绪,与大老爷一起来到兰雪苑。

赵颐看到大夫人和大老爷,并没有觉得意外。

他从敬德堂回来,便听到了外面传的谣言。

赵颐并没有被谣言动摇,也没有去探究的想法。他相信爹娘有事会告诉他,没办法说的那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此刻看到大老爷和大夫人神色凝重,他的心情蓦然变得沉重。

“颐儿,你听说了外面的谣言吗?”大夫人是个利落性子,既然有了决定,那就不会拖泥带水,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你如今成家立业了,有的事儿,你该知道真相。”

第297章 揭露

赵颐有一种预感,母亲带来的真相,会打破如今平静的生活,并不期待这一份真相。

大夫人觉察到赵颐的心思,很微妙的感应,母子连心一般。

想到这里,她的一颗心愈发酸楚,像是小时候牵着他学步一般,轻轻牵着他的手。

“颐儿,你不是爹娘亲生的儿子。”大夫人一开口,眼睛湿润了,视线模糊地看着赵颐,“你的亲娘是仪贞公主,她在你半岁大的时候不在了。皇上把你从北齐接回来,给我们来抚养你。”

赵颐心中一震,虽然从母亲踏进兰雪苑的那一刻,他心里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

但是真正从母亲嘴里得到真相,他仍旧难以置信。

他从小体弱多病,一年十二个月,他有十个月是在生病。

母亲片刻不离的照顾他,每次他从睡梦中睁开眼睛,都能看到母亲守在床边,失神地看着他。

当看到他苏醒了,母亲便会露出惊喜的笑容,亲一亲他的脸,小心翼翼地抱着他,像是抱着失而复得的珍宝。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在承受着病痛的折磨,爹娘的内心也在承受着煎熬。

他们把全部的心血和爱意,全都倾注在他的身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事事顺从他的心意,处处为他考量。

这样的爹娘,很难去想象,他们不是他的亲爹娘。

“母亲,真相如何并不重要。”赵颐握紧了拳,声音沙哑:“我只知道,你们是我的爹娘。”

他对仪贞公主并没有多少了解,只知道她在北齐为质,二十多年前在北齐病逝。

在赵颐看来,生母给了他生命,历经苦难,将他带来这个世间,这一份生育之恩不能忘怀。

父亲和母亲将他抚养成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同样恩重如山。

“我比旁人要幸运。”赵颐低声说道:“比他们多一个母亲,多一份爱。”

大夫人得了赵颐这句话,心尖的那股酸涩涌上眼眶,偏开了头。

当年她生下一个儿子,儿子在一岁的时候,得了天花。

病情很严重,就连太医都束手无策,没有任何的药可以医治,只能靠孩子熬过去。

孩子身上长满了痘疹,疼得哇哇大哭,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勉强吃下一两口,不消片刻全都吐出来。

短短几日间,孩子哭都哭不出来,只能偶尔发出哼哼的声音。

她心如刀割,极力的想要留住这一条小生命。在听到文县有一个郎中,专门医治天花的圣手,便带着孩子马不停蹄地去往文县。

马车驶进文县城门的时候,孩子便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