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2 / 2)
甚至连北齐的皇子,也想要笼络帝师,增加筹码。
可惜帝师油盐不进。
如今破天荒给他们送对联,很难不令人多想。
赵颐淡然一笑:“不论帝师有什么用意,对我们而言都是利大于弊。”
以帝师在北齐的地位,背地里对他们蠢蠢欲动的人,不敢再轻举妄动。
沈青檀稍稍安了心。
这时,江暮从外进来,将一封信递给赵颐:“王爷,您的封地来的信。”
赵颐拆开信,抽出里面的信笺,轻轻一撇末尾处,盖着云城知府的私章。
云城知府是来报喜的,百姓们恢复到瘟疫之前的安稳生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之后再请示他翻年之后的政事。
沈青檀瞥了一眼信,她听赵颐提过这个知府,素有清名,眼里存了百姓。
若非有这个知府配合,赵颐治理瘟疫恐怕不会太顺利,还要增添许多波折。
如今赵颐治理好瘟疫,云城与磐石城划分为他的封地,这个知府便听令于赵颐。
她没有打扰赵颐处理公务,抱着木匣子,带着流月先回后院。
-
第二日早朝,文武百官奏请北齐帝将林家腾出来的缺位,在年前确定下来,以便被任命的官员在年后赴任。
还有两日就是岁旦,年三十休朝一日,也就是说一天之内就要确定好人选。
北齐帝看着众臣举荐的人选,额头青筋突突跳动,隐忍着怒火,派人去请帝师来商议。
帝师方才进殿,北齐帝便宣泄道:“林家才倒下一日,这一帮大臣便急不可待的往缺位上塞人。”
塞的人,全都是贤王和齐王的党派。
正是如此,北齐帝才会大动肝火。
他怒火填胸地说道:“他们是忘了,谁是君,谁是臣,一个个想做朕的主!”
“陛下是少有的明主,文武百官才敢在早朝畅所欲言。”帝师端一杯茶,递给北齐帝:“林家人身居要职,有的缺位离不得人,倒也不怪大臣们心急。”
经过帝师的提醒,北齐帝细想林家的职位,惊出了一身冷汗,不免庆幸林家还不成气候。
若是再过个五年,十年,恐怕他就难以撼动林家。
即便想要处置,也会有诸多顾忌。
北齐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决计不能任命贤王和齐王的人,填补林家腾出来的缺位。
尤其是少詹事与左佥都御史一职。
“朕倒是有几个人选,只是不知该选谁任命少詹事一职,特地请你来给朕参谋参谋。”北齐帝将自己拟定好的名单递给帝师。
第367章 宫宴
帝师眸光淡然地扫一眼名单,北齐帝拟了四个人。分别是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布政使司左参议,云城知府,以及州府同知。
这些人都是地方上的官员,可见北齐帝不敢挑选京官任少詹事一职,唯恐挑上贤王与齐王的人。
帝师询问道:“陛下想要什么样的人,担任少詹事一职?”
北齐帝说:“不畏强权,才干卓绝。”
“名单上的几位大人都符合要求,若说才干卓绝,陛下调看他们做出的政绩,择优而选。”帝师放下手里的名单,“百官们也不会有异议。”
顿了顿,他又说:“即便百官们有意见,以他的能力也能化解。”
北齐帝重新拿着名单,政绩最为突出的当属云城知府,不仅有胆量,还有谋略,最适合少詹事一职。
北齐帝看向帝师:“这云城知府谢流芳如何?”
帝师说:“尚可。”
北齐帝心里有了数,当日便下达了任命文书,派人快马加鞭送去云城。
-
另一边,淑妃得知消息,气得将手里的药碗摔在地上。
啪嚓一声,瓷碗四分五裂。
淑妃恨声说道:“林家还没有被问斩,怎么就能让人顶替了林家的缺位?”
直至昨日她才看得分明,北齐帝是一个冷心绝情的帝王。可她为了救林家,不得不使用苦肉计获得北齐帝的垂怜。
可惜事与愿违,他竟然拿皇儿威胁她,若林家不死,今后必定会牵连到他们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