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2 / 2)

这时,他的皇弟闲王说:“皇兄,你屯兵黎城,是要攻打大周吗?”

他愣了一下,便听到仪贞说:“希望陛下一言九鼎。”

转而,她朝斗兽场走去。

淑妃在仪贞转身的那一刻,命宫人抓住她,将她推进了铁笼。随后,淑妃说:“陛下,仪贞太不知好歹了。只要她肯向您求情,您定会饶了她。她仗着您爱重她,拿性命威胁您,让您心软,收回说出去的话。但您是君主,君无戏言。若是出尔反尔,让您的脸面往哪儿搁?今后如何树立威信?哪怕她心里对您有一分情意,也不会让您下不来台……”

他听着淑妃的话,一股无名怒火涌上了心头,眼睁睁地看着仪贞被野兽撕咬,没有喊停。

直至她惨死了,皇后赶了过来,为她收殓了遗骸。

他心里对仪贞生出了怨恨,怨恨她宁可抛下孩子去赴死,也不愿意向他低头求饶。他随意吩咐内侍将仪贞的遗骸放在国寺,今后再行处置。

这一放,放了二十多年。

他不闻不问。

更别说给她立灵位。

若非是今日有人擅闯禅院,他恐怕还不会踏足这里。

北齐帝回忆起往事,心情变得压抑,放下了手里的灵位,看向放在供桌下的木匣子,里面装着的是仪贞的遗骸。

他的手搭在供桌上,发觉供桌纤尘不染,温暖醇厚的檀香气息萦绕在他的周身,细密的将他包围住。

恍惚间,他想起她刚刚跟在他身边时,屋子里点的就是檀香,温暖而明亮,让他感到很舒适。

可她对他的那颗心是冷的,所以在他跟前从来不会热情。因为他帮助她的兄长回国,她将他当做恩人,在他的面前逆来顺受,从来不会反抗。

但他要的不止是她的人,还有她的真心。

北齐帝敛去思绪,询问道:“这里每日都有人打扫?”

方丈说:“弟子每日都会供奉娘娘,除去禅房里的灰尘。”

北齐帝不再言语,停留了片刻,准备回宫。

方丈问:“陛下要题字吗?”

北齐帝沉默半晌,方才开口:“不必了。”

方丈护送北齐帝下山。

北齐帝坐进车厢,靠在软枕上,抬手按揉着胀痛的太阳穴。

刘公公跪坐在一旁,为北齐帝按头:“陛下,您为何不将贵妃娘娘的遗骸迁走?”

北齐帝冷声说道:“朕自有打算。”

既然仪贞存放骸骨的位置暴露了,他也没有什么可遮掩的,正好在禅院布下天罗地网,等着打仪贞主意的人,自投罗网。

刘公公噤声,不敢再问。

而方丈目送北齐帝的马车离开,折身回了寺里静修的禅房。他推开门,便瞧见房里已经来了一位贵客,正坐在窗边品着香茗。

方丈合上门:“鹤清,你今日不该来。”

帝师没有回应这句话,而是反问一句:“可有暴露?”

“未曾。”方丈说:“你的那间禅院,不能再回了。”

帝师垂眸看着桌上一缕檀烟,良久才应了声。

-

北齐帝与齐王离席,宫宴便散了,赵颐出宫回了府,被候在角门的江暮请去了书房。

沈青檀早已在书房等着,瞧见赵颐回来了,拎着茶壶给他倒一杯热茶。

赵颐就势坐在沈青檀身旁,看向了江暮:“国寺情况如何?”

“齐王的人被抓了。”江暮说出心底的疑惑:“被迷晕的僧人不该醒的那么早,像是背地里有一只手在推动,让擅闯禅房的人暴露出来。”

赵颐皱紧了眉头,当初听到他娘的遗骸在国寺禅院,而且只有僧人看守的时候,他便觉得不太对劲。

刻意激将齐王去偷拿遗骸,探一探路。

果然,拿走他娘的遗骸比他想象中的阻力还大。

除了看守禅院的僧人,暗地里还有一双眼睛在盯着禅院。

“盯着禅院的,不单单是北齐帝的人,还有另一股势力。”赵颐分析道:“若是北齐帝的人,何必弄醒迷晕的僧人,再去抓捕擅闯禅院的人?”

沈青檀面色凝重:“现在打草惊蛇了,对方更加警觉,我们再想拿到遗骸,只怕愈发艰难了。”

赵颐沉默不语。

因为他心里有一个猜测。

与其说背后的势力阻止他拿遗骸,不如说是阻止他回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