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2 / 2)

为了推齐王登上帝位,他们筹谋了十几年。

临门一脚,就这么放弃了?

“崇儿既无治国之才,也无容人的肚量,更不懂驭人之术和谋略,做不了一个合格的帝王。我之前若是不争的话,皇位落在贤王手里,哪里有我们母子的活路?”

皇后语气平和:“广陵王不同,他既有容人的雅量,又有经世之才。若是由他做储君,才是北齐百姓的福分。只要我们安守本分,他不会为难我们。”

“你糊涂。广陵王体内流着大周的血脉,别说陛下不会让他做储君,就是朝臣们也不会答应。”

寿安侯夫人一脸不赞同:“再说,人心难测,广陵王现在是个好的,等他坐上那个位置,还能留有初心吗?”

“只有他坐上那个位置,才能保我一命。”皇后语气极轻:“儿随娘,他定会与他娘一般,坚守着心底的信念。”

她已经觉察到了,有一股势力在给赵颐铺路,为的就是将他推上那个位置。

若是她去争,不仅会祸及自身,还会害得母族遭受重创。

更何况,她从一开始,便没有想过让齐王与赵颐争。

寿安侯夫人一怔,还想说什么,却见皇后闭上了眼睛,歪着头靠在软枕上,脸色苍白,羸弱不堪。

皇后是她的长女,自小身体弱,性子孤僻,还有一些忧郁。即便是嫁进东宫,也仍然是一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模样,并不会去彼时的太子面前邀宠。

只是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她会在他们面前提起仪贞。每次提起仪贞的时候,脸上才会有一点笑容。

她开始积极地吃药,配合太医治病。

直到仪贞去世,她承受了极大的打击,病了好长一段时间。等她调理好了身体,便传出了有孕的消息。

寿安侯夫人面色渐渐凝重,皇后对她自己没能挽救仪贞的性命,始终耿耿于怀。

她不得不怀疑皇后是为了弥补仪贞,方才将这个皇位让给赵颐。

寿安侯夫人想起皇后方才那句“只有他坐上那个位置,才能保我一命”,大抵是这么做了,才能解开她的心结?

“兹事体大,我得回去和你爹商量。”寿安侯夫人叹息:“毕竟这攸关整个家族的存亡。”

皇后抿紧了唇瓣,寿安侯府举全族之力为齐王筹谋,付出了太多,眼见就要成功了,她突然说放弃,实在是太过儿戏。

就算父亲肯纵着她胡闹,背后的势力也绝对不会答应。

皇后沉默许久,做下了一个决定。

她从暗格里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寿安侯夫人:“您把这个交给父亲,父亲看了后,便会有了决断。”

寿安侯夫人收下锦囊,小坐了片刻,便辞别回府。

皇后静静地靠坐在床上,失神地望着帐顶的绣纹,不知过去多久,方才缓过神来,从床头的暗柜里取出一个匣子,缓缓地打开了。

第397章 身世揭露

匣子里装着一支断成两节的碧玉簪子,鲜红的血从断口处渗进细腻通透的簪身,仿似丝丝缕缕的烟云弥散开。

这是侍卫杀了野兽之后,收殓仪贞骸骨时发现的簪子。

皇后拿起半截簪子,一股沁凉的寒意侵入指骨。

这一支碧玉簪子,仪贞生前一直戴在头上,据说是她的皇兄离开北齐时,送给她的一样首饰,仿佛是两个人之间的约定。

如今玉断魂消,他们兄妹俩,再也不会重逢。

皇后抿紧了唇瓣,仪贞一个质子公主,在北齐的处境很艰难,跟在太子身边之前,遭受世家子弟欺辱,寸寸捏碎她的傲骨。

为了送她皇兄回大周,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无名无分的跟在太子身边。可她的生活并没有变好,反而在太子的纵容之下,就连府里的刁奴都能爬到她的头上。

即便是如此,她面对众人时,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这样一个跌进泥沼里,被压断了脊梁的人,过得再艰辛和屈辱,她仍旧保留着自己的一份体面。

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任由自己沉沦进泥潭里。而是选择振作,从泥沼里挣扎着爬出来,朝她心里的希望和信念努力。

她在仪贞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初的影子,面对皇室和家族的压迫,她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反抗,也没能在被安排的命运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仪贞的这一份坚韧和傲骨,让她心里受到极大的触动。她想像仪贞一样,挣脱束缚在身上的枷锁,遵从自己的内心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