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2 / 2)

赵颐站在粮铺门口,定定地看着牌子上的价钱。

半晌,他才收回视线,上了马车离开。

掌柜站在门口,目送马车离开,长长地叹一口气。

原以为粮铺的生意会急剧下滑,而且会遭到百姓的辱骂与打砸。

谁知,很出乎他的意料,来买粮食的人,倒是有增无减。

掌柜好奇地问道:“粮食价钱翻了一倍,你们怎得还多买?”

买粮食的百姓说:“之前我们这里的粮价,一斤只要几文钱。后来粮食短缺,价钱涨到十五文钱一斤。粮食价钱太贵了,我们每日只买够吃的粮食,心里盼着官府调运粮食过来,到时候不缺粮食了,价钱自然就压下去了。”

“我们等来等去,等到你们粮铺调运了粮食回来,原以为价格会降下来,谁知又高涨了。我们这不是害怕没有粮食,你们才会将价格抬上来。若是不多买些粮食回去囤着,到时候买不到粮食了怎么办?”

“可不是?粮食贵是贵了,但是总比吃不到粮食好。”

掌柜心情变得沉重,不再多说什么。

藏在暗处的士兵,看到粮铺里的顾客,有条不紊地买粮食,没有一个闹事的,心里不由得纳闷。

等粮铺关门,士兵立即回了郡守府,向冯之焕禀报:“大人,那家粮铺按照文书,将粮价提升到了三十文一斤。奇怪的是百姓们都不闹腾,全都十分有序地买粮食。”

冯之焕皱紧眉头,捉摸不透赵颐的心思。

原来他猜测赵颐身份不一般,甚至疑心与广陵王有牵连,所以才会故意抬高粮食的价钱,多征收税钱来试探。

如果对方真的有背景,对于官府下达的文书,定然会感到不满。

可对方却真的照做了。

莫非说,赵颐真的是一个商户?

商人重利。

官府的文书,对他们而言,利大于弊,自然不会不满。

冯之焕摆一摆手:“再盯紧一点。”

士兵应声:“是。”

-

接下来几日,赵颐粮铺里的粮食全都卖完了。

不仅如此,还有消息传出去。

永庆郡的粮价卖到三十文钱一斤,供不应求。

消息灵通的商贾,蠢蠢欲动,筹措粮食来永庆郡贩卖。

冯之焕听到这个风声,有些意外。

不等他多想,外头有人来禀报:“大人,不好了,看押乞儿的官兵,全数被人杀了。”

第441章 郡守的盘算

冯之焕脸色骤然大变,连忙命人准备马车去往一座宅院。

他从马车上下来,便闻到一股厚重的血腥味。

冯之焕站在马车旁边,看着半开的大门,脸色阴沉下来,迈着沉稳的步子进了院子。只见院子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官兵,鲜血肆意蔓延,浸染地面。

他攥紧了身侧的手,朝着死尸走过去,发现全都是一刀毙命。

致命伤在脖子和胸口。

李庸过来,禀报道:“大人,没有留下活口。关在屋里的乞儿,全都逃走了。”

冯之焕额角青筋突突跳动,隐忍着怒火:“查出来是谁干的了吗?”

李庸神色凝重:“没查出来。”

冯之焕脸色铁青,第一个念头暴民杀的,将乞儿给救出去。

转念间,又觉得不可能。

毕竟暴民全都被阻在城外,若是混进城内,必定会惊动他。

可除了暴民之外,他想不到其他哪些势力胆敢与官府作对。

蓦然之间,他想到了一个人——广陵王。

莫非广陵王来了永庆郡?

这时,一旁的李庸开口:“咱们的人在城外守了几日,未曾等到广陵王。按照正常的行程,广陵王最迟在昨日便该来了永庆郡。”

他猜疑道:“您说……广陵王是否猜到了咱们的心思,早已改头换面进了城内?”

冯之焕语气不明:“你也认为这些官兵是广陵王杀的?”

李庸听到“也”这个字眼,便知道冯之焕也猜到广陵王身上,不由得说:“暴民没有能力救乞儿出去,除了广陵王,属下想不到其他的人。毕竟其他的势力,要么为财,要么为权,岂会为了一群乞儿得罪了官府?”

“广陵王潜伏进城内,该是明白他的地位。为了一群乞儿,公然杀害了官兵。我若是将此事呈递到御前,他得吃不了兜着走。”冯之焕眉头紧锁,提出疑点:“广陵王不该是这般没有头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