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2 / 2)

北齐帝踏出屋子,门在他的身后合上。

涌起的晚风吹拂着榻上的棋经簌簌作响,停留在了有折痕的那一页,窗外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书册上拓印着的一段文字。

【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

-

北齐帝乘坐马车回宫,吩咐禁卫军收殓贤王的尸身,并且盯紧赵颐和沈青檀的一举一动,再加派侍卫不间断地巡逻皇宫各个角落。

一一安排下去之后,北齐帝隐忍着头疼,仰靠在龙椅里,思索着除了帝师和皇后之外,还有谁能够揣度圣心。

最终,他把范围扩大到身边的内臣和一手培植起来的几个近臣。

北齐帝摒退左右伺候的人,写了一张名单,交给了暗卫。

这时,内侍的声音在外头响起:“陛下,冷宫那边来人了。”

北齐帝一怔,下意识抬头,便看见茫茫白光照亮了门上的菱花格子,这才意识到天亮了。

一夜未睡,他的脑袋昏昏胀胀,而且疼得愈发厉害。

不仅如此,就连胸口也闷闷的,透不过气。

一时间,他竟没有反应过来,冷宫住着的是谁。

直到内侍继续开口:“陛下,看守冷宫的侍卫,替淑妃给您带了一句话,说是她知道了贤王的事儿,想最后见您一面,有些话想跟您说。”

第501章 旧事重提

北齐帝意识到不对劲,不由得皱紧眉头。

贤王的死讯传出去,势必会引起朝堂动荡。

所以,他把贤王惨死的消息封锁了。

淑妃又是从何处得知了贤王的死讯?

更别说,她还被关在冷宫,消息哪会这么灵通?

莫非是有人给她传信了?

可除了进宫向他禀报贤王失踪的暗卫,以及拿着贤王的贴身玉佩给他辨认的禁卫军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知道贤王的死讯。

北齐帝将传话的侍卫叫进来问话:“这两日,冷宫可有动静?”

侍卫想起昨天夜里贤王派一位宫婢给淑妃送来一个木匣子。

淑妃高高兴兴地拿着木匣子进了内殿,没一会儿工夫,内殿隐约传出一些个动静。

只是内殿离院门口有一段距离,他听得不真切,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淑妃今儿个突然要见北齐帝,恐怕是和那只木匣子有关。

但这件事,他哪里敢告诉北齐帝?

一旦让北齐帝知道他给淑妃行便利,一定会治他疏忽职守的罪名,说不定还会砍了他的脑袋。

想到这里,侍卫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淑妃一直安分守己,没有吵过闹过,只是今儿个突然让属下来给您传话。”

北齐帝怀疑是前朝的人渗透进内廷,刻意把消息透露给了淑妃。

除了前朝余孽之外,他再也想不到其他知道贤王死讯的人。

至于他们这么做的目的……

北齐帝陷入了思索。

若是淑妃得知贤王惨死的消息,势必想见他一面。

按照他平日里的行事作风,必定是会去冷宫见淑妃。

难道前朝余孽的人,藏在冷宫里?

为的就是让淑妃把他引去冷宫,再杀了他?

北齐帝沉吟半晌,最终决定见淑妃一面。

“你把淑妃带去福安宫,朕在那儿见她。”

如今,前朝余孽不再安分,妄图复国。

他们的存在,让他寝食难安。

不把他们除之后快,难泄他心头之恨。

侍卫领命:“属下这就去回话。”

等侍卫离开,北齐帝安排了两拨人,一拨人去包抄冷宫,一拨人潜伏在福安宫。

全都安排妥当之后,北齐帝去了福安宫,便发觉淑妃早就在院门口等着。

当他看清了淑妃的模样,不由得愣住了。

他记忆里的淑妃,一头长发乌黑柔亮,面颊莹润,体态丰盈,皮肤白皙润泽,最爱穿颜色鲜亮的宫装,那样显得她娇艳妩媚。

分明年过四十了,看起来却十分年轻,像个不到三十岁的女人。

如今她脸颊瘦削,眼窝深陷,肤色蜡黄,鬓角的头发灰白,毫无昔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