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2 / 2)

“其二,他对大周向来虎视眈眈,赢了,便能让他名传青史。输了,我与大周结下仇恨,他不必担心我把北齐的江山让给大周。”

北齐帝的做法,在他的意料之中。

令他意外的是,北齐的动乱,将要提前了。

“北齐先帝的遗志,便是吞并大周和剿灭前朝余孽。一直以来,陛下都是在遵循先帝的遗志行事。吞并大周,早已经成了他的执念。”

沈青檀神色凝重:“他心里清楚北齐的不足之处,若想打胜仗,必定要筹措粮食和军饷。而他想在短时间内筹措到物资,恐怕要从百姓身上下手。如此一来,岂不是自取灭亡吗?”

“他越昏庸无道,对我们便越有利。”赵颐心里有了谋算:“我给舅舅和岳丈写一封密信。”

“我们是要提前与他们通通气。”沈青檀连忙给赵颐研墨。

赵颐写好两封密信,交给了江朝。

江朝收好两封密信,匆匆离开。

沈青檀给赵颐倒一杯温茶,便见他盯着墙壁上的字画出神。

她把茶递过去,询问道:“你在想什么?”

“我今日在皇宫看到一幅一样的画像,唯一不同的是亭子里的人。皇宫里的那幅画,帝师只画了山水景致,陛下画了母亲和他自己。而这幅画,帝师不仅画了山水景致,还画了母亲。”赵颐接过茶杯,缓缓地说道:“我怀疑他与母亲之间有一些个渊源,也是因为母亲的缘故,他才扶植我做储君。”

末了,他又言简意赅的将北齐帝说的一些有关《早春图》的事儿告诉沈青檀。

沈青檀神色错愕,下意识看向墙壁上的《早春图》,亭子里描绘着一道体态缥缈的身影。

帝师这样的人,表面看似温和,实际上骨子里冷漠得很。

他至今都未曾娶妻生子,更没有纳妾,抬通房。

什么样的渊源,会让他把仪贞公主入画?还把这幅画,挂在了广陵王府?

她若有所思:“换做你,即兴创作的画,被上峰拿去了,又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再画一幅一样的画作?并且还在画中新添一道女子的身影,私藏起来?”

第513章 细作

这一番话,只差把真相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赵颐心里有了答案。

一个男子,只有在喜爱一个女子的情况下,才会将她的画像私藏起来。

只是,仅凭着这一点,不足以让帝师,扶持他做储君。

除非母亲对帝师的恩情,与仇恨的份量相等。

“帝师对什么都很疏淡,仿佛没有七情六欲,不沾世俗,所以我没有往这一方面猜想。”赵颐心里还有许多疑问,而这些疑问需要帝师给他解答。

沈青檀盯着墙壁上的画,心底也觉得古怪。

北齐帝将仪贞公主入画,是因为仪贞公主在亭子里送给他一块护心镜,让他捡回一条性命,之于他的意义不同。

那么帝师呢?

或许是仪贞公主在亭子里,做了什么事儿,触动了帝师,才会让他这般执着地画了一模一样的画作?

既然这幅画的意义非凡,帝师又为何在北齐帝把府邸赐给赵颐的时候,将这幅画挂在了广陵王府呢?

以仪贞公主高洁的品性,纵然她是被迫委身给北齐帝,但也绝不会与帝师不清不白。

帝师对这幅画有特殊的感情,不愿意把画销毁了,又怕这幅画在他的手里,会毁了仪贞公主的声誉,方才把画送给赵颐?

沈青檀压下重重疑云:“等帝师苏醒了,我们去帝师府探病?”她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亭子里的女子:“或许,我们能从帝师那儿,得知一些关于母亲的事儿。”

他们从帝师讲述的这些事情里头,应该能够捕捉到帝师与仪贞公主之间有过交集的痕迹。或许顺着这些痕迹,便能够推测出二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渊源了吧?

“好。”赵颐应下来,揭开茶杯盖,啜饮了几口茶:“我们先收拾包袱,尽量在这一两日出发。”

“你在云城有府邸,平日里的吃穿用住,提前去信交代府里的管事置办。我们准备几身衣裳,一些干粮就行了。”沈青檀疲累地倚靠在长榻上,蹬掉脚上的鞋子,抬着一只脚轻轻踢一踢他的手,示意他把脚上穿着的袜子摘下来:“这些我早就让流月和听雪收拾好了,随时都能启程。”

赵颐握住她的脚,就势坐在榻尾,给她脱下蚕丝制成的袜子,露出一双白皙细嫩的脚。他双手把她的脚捧在手掌心,这精致小巧的脚,还没有他的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