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1 / 2)

他没有辜负仪贞的期望,守住了大周的江山。

与其把江山托付给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为何不从一开始便挑一个仁德正直的继承人?

北齐的江山,即将要落在赵颐的手里。

未来的二十年,两国不会兴起战事。

老三比誉王更合适。

以他如今的身体,还能在位十年。

这十年,足以让他为老三铺路。

“皇上圣明,是奴婢多虑了。”

曹公公并没有干预靖安帝立储君的心思,只是将他的理解说出来。哪怕靖安帝依旧是册立三皇子为储君,也能因着他今日的话,而为誉王今后的处境多多考虑。

或许,誉王体会到靖安帝的一片心意,不会兴兵作乱。

靖安帝摆一摆手:“你退下,朕一个人静一静。”

“是。”曹公公退出太极殿。

靖安帝拿起赵颐写的一封信,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唤出暗卫:“你盯着延祥宫。”

“是。”暗卫离去。

-

誉王从太极殿出来,准备出宫,却被凌贵妃派来的宫婢,请去了延祥宫。

等他到了延祥宫,便瞧见凌贵妃在殿门口等着他。

誉王向凌贵妃行礼:“母妃万福。”

“我儿不必多礼。”凌贵妃想起誉王一路上的惊险,既心疼,又后怕,生怕誉王会有个好歹。她拉住誉王的胳膊,仔细端详誉王,确定没有大碍之后,方才定了心:“母妃足足好几个月没有见到你,你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母妃让宫婢给你煲了一盅汤,好好给你滋补一下身体。”

誉王微微蹙眉,不动声色地避开凌贵妃的手:“母妃不必兴师动众。”

“一盅汤而已,哪够得上‘兴师动众’这个词儿?”凌贵妃的手落了空,极为自然地掏出一方帕子,摒退了左右伺候的人,压低了声儿:“璟儿,你方才去见了你父皇,他如何说的?”

第537章 新婚贺礼

誉王拣着一把镶嵌着大理石的乌木椅子坐下,睨向端坐在阔榻上的凌贵妃。

只见凌贵妃头上戴着金镶宝石的顶簪,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两侧伸展出两枝金丝,一枝尖端儿立着白鹭,一枝尖端儿立着振翅的蜻蜓,名为“一鹭清廉”。

自从靖安帝将这头饰赐给凌贵妃之后,便十分得凌贵妃的心,几乎日日都戴在头上,再搭配着缂丝制的裙子,愈发衬得她雍容华贵,光彩照人。

哪有半分清廉模样?

誉王瞧着瞧着,忽而扯动嘴角,也不知是觉着讽刺,还是瞧出乐子了。

“父皇还能说什么?”誉王意味不明地说道:“父皇让儿臣择个吉日迎广宁公主入府。”

凌贵妃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终究是不甘心。

自从誉王十四岁起,她便开始着手为誉王挑选王妃和侧妃。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下来,花名册都给她翻烂了,这才精挑细选了几个家世、年龄、品性、样貌都出挑的千金,最后却是娶了一个别国不受宠的公主。

可是不甘心又能如何?

谁叫誉王犯了事,需要娶广宁公主保命呢?

“若是由三皇子继承了皇位,咱娘俩都没有活路。”凌贵妃缓缓垂下眼帘,眼底闪过一抹暗芒,咬着牙根:“皇上几个儿子里头,三皇子是最不可能成为储君的人,偏生还就是他入了皇上的眼,将要成为最后的赢家。”

说话间,凌贵妃望向棱花窗子,只见窗外的枝桠上站着两只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极了她与元荣皇后还在闺阁时的模样。

两个人趴在临窗摆放的阔榻上,脑袋挨着脑袋,叽叽喳喳地说着私房话儿。

明丽的日光透过窗子漫漫洒在她们的身上,只照亮着她们所在的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两个人不知说了什么,不经意间,一个眼神碰撞,一齐笑了,脸上的笑容比窗外的春花还要明媚烂漫。

有那么一瞬间,她以为她们会是一辈子的好姐妹,一辈子有着说不完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