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2 / 2)

“还不快些去,杵在这儿发什么愣子。”凌贵妃催促了绘春,便命宫婢进来服侍她沐浴。

绘春匆匆将念珠送去太极殿,交给了候在门口的内侍:“这是贵妃娘娘给皇上准备的物件,劳烦公公代为转交。”

内侍连忙捧着盒子入内,呈递给靖安帝:“皇上,这是延祥宫送来的。”

靖安帝正在处理奏疏,头也不抬地说道:“呈上来。”

内侍将木盒子搁置在龙案上,便退了出去。

靖安帝批阅了手里的奏疏后,这才将木盒子捧到面前打开,只见一块明黄色的绸布上,躺着一串沉香念珠。望着这一串念珠,靖安帝不由得微微晃神。

元荣皇后的真心分成两瓣,一瓣给了他,一瓣给了凌贵妃。

只是在很多时候,他始终认为,在他和凌贵妃之间,元荣更在意后者。

可凌贵妃待元荣的心意,却并不那么纯粹。

今日早朝,他收回了誉王的权力。

今夜里,凌贵妃便将念珠送过来,又要做什么?

靖安帝眼底透着一丝厌烦。

倒是一旁的曹公公,惊诧道:“贵妃娘娘又给您送念珠了。”他不由得感叹道:“又一个五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竟然这样快。”

闻言,靖安帝沉默片刻,合上了盖子。

他吩咐道:“你从内库挑几样头面给贵妃送去。”

曹公公应声:“奴婢领命。”

-

而另一边,三皇子坐在书桌前温书,偌大的殿内,只有书桌上点了一支蜡烛。

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进来,凑到三皇子耳边,嘀咕一句:“殿下,皇上夜里派曹公公给贵妃娘娘送了赏赐。”

三皇子骤然抬头,忽明忽暗的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愈发衬得他的神色莫测。

他内心深处极为忌惮誉王,这不仅仅是因着誉王自身的心计和手段,还因为誉王有凌贵妃作靠山。即便凌贵妃如今失去了靖安帝的宠爱,可她凭着与元荣皇后的关系,仍然能够在关键时刻让靖安帝心软。

论母族的势力,他比不上誉王。论手段,他也不如誉王。

他害怕将来靖安帝年纪大了,心里思念远在封地的誉王,然后在凌贵妃的谋划下,靖安帝难保不会重新召誉王回京。

即便靖安帝以大局为重,不会召誉王回京。

若是凌贵妃为了让誉王回京,不惜一死呢?

那么,届时,誉王便能回京奔丧。

为了永绝后患,他只能在誉王去封地之前,逼迫誉王对他下手,让誉王再无翻身的可能。

果然,他的顾虑没有错,今日靖安帝在早朝夺走誉王的权力后,便对誉王心生愧疚,给予丰厚的补偿。夜里,还又给凌贵妃送去赏赐。

三皇子的危机感越来越重,不敢低估一个做父亲的愧疚之心。

突然间,他意识到自己的小动作对凌贵妃和誉王不管用。

不知道想到什么,三皇子放下手里的书,写了一封信交到内侍的手里,随后又在内侍的耳边交代了几句话。

第541章 瓦解全部势力

在这宫里头,三皇子只信任这一位内侍。

因为他是由这一位内侍亲自喂养大的。

当初内侍病重将死的时候,是他求到靖安帝的跟前,为内侍求来了一个太医,把内侍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

为此,内侍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对他愈发忠心。

实际上,三皇子认为是自己太幸运,遇到这么一位忠厚老实的内侍,但凡换作是一个刁钻刻薄的内侍,他也就活不到今日。

“殿下,奴婢这就去办。”内侍叮嘱道:“您做的这些事儿,想必惹恼了贵妃娘娘和誉王,在誉王离京之前,您得小心提防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