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2)
不。
沈以忽然清醒。
可是生活不是只有谈恋爱这一件事。起码,邵轻云的世界绝对不是这样。
第48章 四时皆有风我不是倒数第一了。
他的深邃思想里有沈以不懂的,更崇高的东西。如果过上粘在一起的生活,邵轻云的步调依旧是笃定的,方向依旧是明确的,只有沈以一个人会变成可悲的恋爱脑。
在数次培训中,沈以慢慢了解了中央圣马丁的艺术理念,因此喜欢上了这所学校。尤其是在做作品集的过程中,自己所有古怪的创意,原来可以有那么特别的表达,从抽象变成清晰的个人特点和意志。
她将去到世界顶尖的艺术与设计学校,拓宽自己的认知,像邵轻云说的,去探寻真正的美,或者说,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她概念里的美。
这个想法让她忍不住热血沸腾。
那些时刻,对另一个人的依恋变成了第二位的。
沈以加倍练习面试的问题。专注于总结自己作品集的理念,自己对设计的思考。不用邵轻云提醒,她因为过于认真,好几天都没有主动给他发消息。
半个月后,孔令仪陪她去京市参加面试。
面试的时间并不长,她用沉着的语调,流利的英文,明朗的态度,灵巧的小幽默,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向面试官阐述,她作品集里那些奇特的花纹,其实来自枝桠交错将天空切割的几何图形、来自雨滴爬满玻璃留下的痕迹、来自冰箱里一颗被遗忘的变色的青苹果、来自一颗放大的柠檬切片……
她的世界先天就有一种艺术的诗意,她能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微小的美丽。
她能看到很多很多美,以前是具象的,现在还有抽象的。比如一道严谨又有趣的数学题。
她最后对面试官说:我不相信所有被定义的美,我只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
*
回到学校后,沈以还赶上了百日誓师大会。
三月初,冬末的余寒完全被春日的暖阳蒸发,好像她走了一遭再回来,整个校园就恢复了盎然的生机。
可能因为邵轻云不参加高考,带领念口号的是一个叫李佳曼的女孩子,短发,戴眼镜,邵轻云不在的时候就是她考第一名。她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但带领念誓词却非常有力量,坚定的声音回荡在校园,又飞翔更遥远的天空。
沈以站在蓝白配色的校服海洋里,没有像往常一样寻找邵轻云的身影
。她仰头看向碧蓝如洗的晴空,感觉正在经历的高三生活美好又珍贵。
一切都充满希望。
春天的绿是鲜嫩的绿。
沈以不想被关在教室里,错过生命破土而出的瞬间。
大课间,她来到学校的小花园,在长凳上垫了张纸站上去,捧着画本,手执彩铅,时不时仰头,看重重叠叠嫩绿的枫树叶子轻轻抖动,蓝天不再是一整片,而是星星点点的碎屑。
邵轻云好像永远都能神通广大知道她的动向。
他捧了本书,膝盖交叠坐在长凳另一端。他们保持着在校内不逾界的承诺,但没说,不能刚好在一张凳子上,不能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她仔细勾勒叶片的轮廓,一阵风拂过,吹乱了沈以刚瞄好的不规则图案,又形成了新的样貌。
沈以索性不画了,伸手感受风在指尖流动,说:“起风了。”
邵轻云莞尔一笑,他正好读到一句话,便念了出来:“‘春有和风,夏有熏风,秋有金风,冬有朔风’……”
沈以惊喜地转头,心有灵犀接下一句:“‘四时皆有风,有风怕怎的’?”
说罢二人相视而笑。
那是《西游记》里,悟空安慰师傅的话。沈以在回头重读时,觉得这句话非常美而富有哲学意味。
小时候读只喜欢悟空收拾妖怪的精彩场面。但以她现在的年纪再读,反而更喜欢发掘这些美好的句子。
沈以慢慢明白了邵轻云说的,四大名著是可以一遍一遍反复阅读的。
同一时间,读同一本书的意义好像就在于此刻。在这个不经意的瞬间,思想碰撞,心灵共鸣。拥有和他吻过她颈侧小痣一样的战栗和欢喜。
“喜欢”这个词,升华为一种更深刻的感觉。
沈以坐了下来,脚踝搭着脚踝,仰头继续看着叶片碎影里的天空。手却悄悄伸过去,食指勾住了他的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