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第134节(2 / 2)

当吕布冲过了另一侧的营门,回头向营中望去时,听到的不止有交战过后的哀嚎,还有一声声汇聚在一起的——

“我们投降!”

“放下武器了,我们投降!”

“……”

既不想死,对于强者为尊的凉州人来说,投降,就是最好的选择!

或许,向那凶悍的武将投降,向他背后的大汉天子、洛阳朝廷投降,也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有一个人开始逃命,就会有更多的人逃命。有一个人开始喊出投降的声音,就会有更多人投降。

这一方军营之中的交战,发起在仓促之间,也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缓缓落下了帷幕。

像是在清晨有短暂的嘈杂,又很快归于平静。

“将军……”

“别说了,我听得见!”阎行面沉如水,自齿缝中挤出了一句话。他此刻,正在逃亡的路上。

万人战场上的声音,在凉州的土地上,因少有城镇的阻挡,能传递得很远,这也是为何,马超能这样快地察觉到大营出了问题,尽快折返回去支援。

而现在,那处战场的声音也能依稀传入阎行的耳中,却是太过迅速消失无踪。

当他回头向着马腾驻军的方向看去时,也毫不意外地看到,逐渐消失的不止是马蹄声交战声,还有因战事的激烈无可避免出现的烈火烧天。

消失的黑烟,正是战场在被人收整的信号。

阎行不会如此幼稚地觉得,这是马超折返后协助马腾,立时平定了敌军袭营的动乱,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恐惧,爬上了他的后背。

从发觉张辽的行动不对时,他就已有了几分不妙的预感,如今……这个预感已然成真!

比起赶回营中,平白把自己的精骑也搭进去,还不如立刻撤走,向韩遂报信。

可他此刻带走的,也只是他先前响应马超包抄张辽行动的那一批人马,仍有大半留在马腾的大营之中,只怕现在,已是凶多吉少!

但在这等生死关头,阎行也来不及感叹,这两军嫌隙到底要对这件祸事承担多少责任,只能催马更急,尽早撤入安全之地。

待得立足站稳,他还得让人去探查那边战场的情况,以便在回报韩遂时,不会一问三不知。

汉廷……不愧是能将董卓从洛阳驱逐而走的汉廷!

或许打从一开始,他们就不该接受董卓的拉拢,做出向并州进军的决定。

可此时再来说这样马后炮的结论,显然没什么用……

阎行面色一寒,近乎直觉地拉住了缰绳,“停下!”

这句突如其来的命令,让这支骑兵的速度顿时一降。

但就在他们有所动作的同时,一阵阵的喊杀声,已自近处蓦然爆发。

一个对于战场来说,只转瞬就能短兵相接的“近”!

阎行瞳孔一震,循声而望,只见一批匈奴骑兵作为前军先头杀来,后方还隐隐绰绰地跟着不少人影,呼喊着“杀敌”的口号浩荡袭来。

按照马腾告知于他的南匈奴王庭兵变之事,他本不该对于凉州地界上有匈奴人感到疑惑,可此时,这些匈奴人根本不再是逃难的残部,不是什么无关痛痒的小卒,而是一支汇聚到一处汹汹来袭的兵马,正以逸待劳,“迎接”着他们的到来。

阎行来不及判断,这一行人等到底是由谁带领,又到底有多少兵马,只来得及在这刹那之间,果断而迅速地下达了一条军令:“杀出去!”

什么都别说了。赶在敌军形成合围之势前,杀出去!

他咬着后槽牙,目光在军中迅速地一搜,自觉自己没有看错,原本军中就因他做出的撤兵决定气势低迷,现在路遇敌军,只差没当场引发混乱。

南匈奴人的内斗,和向汉廷内附的传闻,在凉州人这里都有所听闻,阎行本也没将他们当作真正的劲敌,可现在,他们挥舞着刀,莽了过来,打眼间就是因大军已胜而气势高昂,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于夫罗也摩挲着刀,只恨没能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却先被袁术阻拦了下来。

“你干什么?”于夫罗气急。

袁术横眉怒目:“我能干什么?我匈奴人也扮了,跑腿的事也做了,丢脸都丢到凉州来了,还能干什么?不过是要提醒你,别忘了军师的嘱托!”

贾诩对他们有所安排,让他们一改只当眼线,兼具误导敌军的作用,而是汇聚起来等在后方,还真等到了一队敌军提前撤离,没被吕布那边的大军解决,到了他们的面前。这么一看,说贾诩是料事如神也不为过。

那么,另外的安排也最好遵从。

他袁术难道就不想尽早立功,摆脱这长水司马的位置吗?当然想!做梦都想!但他失去了汝南袁氏子弟的风光地位,无论如何都得先确保自己活着,才能争取更多。

“贾文和说了,倘若真有人抢先撤离,能力不容小觑,我们要做的是拖住他们,而不是不管不顾地冲上去。”

袁术这话说得心中别扭极了,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得干这样的事情,可很显然,更让他烦闷的,还是这一群匈奴人的表现。

于夫罗拨开了袁术的手:“我现在跟他们说拖延,能有多少效果?”

若是他们这边处于劣势,一众南匈奴人自然巴不得只当个走过场的眼线,可现在,我军俨然占据了优势,那他们就也想在这平定凉州的功勋中分一杯羹了。那不是于夫罗能拦得住的军心所向!

袁术抬眼一看,一句“蛮夷胡来”就想直接说出口。

于夫罗也已拍马赶上,向着撤离的阎行杀去。

却忽见阎行的眼神如刀,犀利地扫过了这一众南匈奴人,定格在了于夫罗的身上。

“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