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第147节(2 / 2)

“不过……光只有官学和考功,还不够。”刘秉的脸色又严肃了起来,“沿途行来,凉州境内与其说是民风剽悍,不如说是多有未曾开化之处,也难怪,早年间的关中常遭凉州乱军劫掠。”

要知道,关中的长安并不是东汉的首都,还在西汉末年遭到过赤眉军的洗劫,其间早不能和西汉时候相比,可就算如此,那也是远胜过凉州的繁华。

“设立官学,归根到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陛下是想……”

“现在说这些都还为时尚早。关中乱贼未除,洛阳未重新光复,朝廷于军粮储备上尚且不足,拿什么来补给凉州?也只能先选出合适的官员治理此地,徐徐图之了。”刘秉问道,“你觉得马腾和马超如何?”

“陛下今日不是已经试探过他们了吗?”贾诩捋须,从容答道,“这马腾不算循规蹈矩之人,但也因此番战败,激发出了怯懦退缩之意,要拿捏住他不难。倒是那马超年纪尚轻,正值胆大包天之时,若是陛下说什么让他和吕布重新比一场,决定赤兔的归属,他必定还敢应战。”

“这样的人不用来打董卓真是浪费了……”刘秉说到这里,忽然瞧见贾诩的表情变得有几分古怪,“怎么了?”

贾诩道:“臣在向陛下发出的第二封战报中提及了,臣建议吕将军给董卓去信一封,看看能否将他诈来凉州,这封信,就是由马超送去的。”

那马超也确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真直接瞎扯了个报信的借口,就杀到了长安城下,把信射了出去,随后逃回。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但终究还是达到了效果。陛下说,不用来对付董卓浪费了,还真没说错。

提起那封信,刘秉也直接笑了出来,甚至笑得颇有几分不在意形象:“哈哈哈哈哈到底是谁给奉先想的见信如晤这句话?简直是把这远道而来的信,直接配上了吕奉先的脸,董卓不气出个好歹来,都是奇怪了!”

他有些恶趣味地又道:“文和,你说——朕既来到了凉州,要不要也给关中再送一封信?”

“陛下不可!”贾诩面色一沉,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一个答复。“陛下应当明白,凡事过犹不及。董卓因凉州后路断绝,必已心乱,幸而吕将军没在此时向关中动兵,让他能暂时压住消息,才没到孤注一掷、剑走偏锋的时候。可若陛下抵达凉州的消息送到他面前,他会如何想?”

“他会觉得,这是洛阳朝廷与长安朝廷开战的信号!”

贾诩点头:“陛下此来,稳定前方军心,让暂时偃旗息鼓的凉州向洛阳投诚,就已足够了,切莫逼迫董卓不管不顾,全线进攻,还是在凉州的疆土上发起决战!”

这凉州,终究能算是董卓的老家。

陛下今日稳占上风,这不假,但也可能让局势在瞬息之间发生颠倒。

刘秉连忙从善如流地回道:“朕明白了,听文和的建议。还是说回先前的事吧。马超此人,用作一方精兵统帅,给董卓找麻烦尚可,这脾性放在凉州,却难免留下后患,往后还是随朕回到洛阳为好。倒是这马腾,既在羌人之中威望不低,又仍有几分敦厚脾性,不如在这凉州做一方官员。”

“先前马腾的那句话也没错,若是有耿鄙这样的凉州刺史,就算重来一回,马腾也一定会加入叛军的行列,归根到底,还是要有一位张弛有度,恩威并施的刺史,此人还应有统兵之能与随机应变的本事……”

贾诩眯了眯眼睛:“我听陛下的意思,好像是已对由何人担任这官职有想法了?”

“若是不管三互法的话,段将军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但凉州刺史,还是由一位并非凉州出身的武将担任吧。”

刘秉认真问道:“文和觉得,张文远如何?若他为凉州刺史,傅干还能从旁协助于他。”

贾诩甚至愣住了一会儿,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张文远,今年只有二十二岁……”

刘备这荆州牧,说是二十来岁,实则今年正好三旬了,可张辽却是只有二十出头啊?

可从刘秉忽现执拗的脸色来看,这是一个他已在前来凉州的路上深思熟虑过的打算。“凭他此番立下的功劳,难道还不够占据这一席之地吗?如今的朝廷上哪有那么多功劳与资历并具的人,与其选出一个和袁绍一般另有所图的体面人,还不如,让真能担负这重任的人,坐上这个位置!文和若是觉得张将军对凉州仍旧知之甚少,那也容易,烦劳文和抽空,把凉州的风土人情编纂成册,送给张将军品评一番。”

贾诩哭笑不得:“臣不是这个意思。”

他就是觉得,别看张辽在陛下到来时依然沉默,只在一旁将陛下的仪仗接引至驻扎之处,陛下也没如夸赞吕布一般对张辽大加赞扬,但这份对张辽的封官委任,却是一点也不含糊,用最为有力的方式表现了陛下对他的器重。

他也紧跟着听到,陛下说道:“凉州羌人悍勇如火,而火与火,是不适合放在一起的。我相信,以文远为凉州刺史,能把守好此地。”

“对了,还有一个人的安排……”

……

“文和先生!”贾诩刚刚自陛下安歇的营帐中走出,就听到了一个声音鬼鬼祟祟地呼喊着他。

他循声转头,毫不意外地看到了这喊话之人。

见他继续往远处走,那人也先是蹑手蹑脚,随后迈开了脚步,飞快地朝着贾诩冲了过来,“文和先生!”

袁术满脸堆笑:“先生猜的果然没错,陛下确实没有要因袁绍的事情连坐于我的意思。我先前真是杞人忧天了。”

这贾诩真是厉害,不仅向吕布献策,成功解决了马腾韩遂,连陛下的心意也猜得如此清楚。虽说陛下从头到尾,就只对他袁术说了那一句话,但在这等尴尬的场合下,能少提一个字都是好的。

见贾诩将眼神瞥向了他,袁术连忙求救一般问道:“先生,陛下可有和你说过,随后会如何安排于我?”

他反正是不指望依靠战功升迁了,只要功过相抵,就算是胜利。

但在他眼前,贾诩揣着手,忽而郑重其事地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让人看不出他这眼神里是何用意。

“我……”袁术大惊。

难道他还是没救?只是因为马腾马超这些降将在,陛下不适合处置他,免得惊动凉州叛逆?待陛下回了洛阳,还是要拿他开刀?

幸好,就在他快要绝望的当口,贾诩终于开口道:“袁校尉应当知道,那谋逆的袁绍在自洛阳辞官而走前,本应该担负的是一份怎样的职务,而陛下对此事其实颇为看重。军中呢,也已重新票选出了一位操持此事的将领。不巧的是,你袁校尉在此地立下的战功呢,还没在洛阳传开,所以……”

所以袁绍死了,下一个被末位淘汰的人是谁,好像不用多说了。说不定洛阳的守军还觉得,用这个选择,能再为陛下找出一位潜在的谋逆之人。

袁术缓缓地举起了手,指向了自己:“我——牧鸭治蝗?”

第102章

他养鸭子?!

在意识到贾诩话中意思的下一刻,袁术险些当场跳起来。

他袁术斗鸡走狗的消遣没少做,却何曾养过鸭子!那都是……

“长水校尉,欲重蹈逆贼袁绍之覆辙吗?”贾诩的声音一改先前的温和,也忽然有若又一道惊雷,劈在了袁术的头上,让他刚要出口的抗争,顿时被堵塞在了喉咙口。

袁术猛地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