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2)
他家里人把江哥看的比亲儿子、亲孙子还重要,江哥在哪他就得在哪儿。
刚知道回不去的时候,季杰还有点意见。一开始备年货,那点儿意见就消失无踪。
回家?回到家里除了被指使着干活还能有啥?家里的包子、腊肉、腊肠能做出那么好的味儿?有人会做米花糖?现在季杰已经有点儿乐不思家,看着村里的窗花都觉得比城里好看。
如果不用被江文澈和苏沫拉着学习,他估计还能更快乐些。
家里的米花糖还有很多,你们尽管拿着吃,千万不要客气。苏母这些天见多了两人拿来的东西,知道他们把东西吃进肚子里,回头还会买些其他的还回来。
她对待的两人早没了对待其他人的抠抠索索,大方的令人惊叹。
婶儿,在吃这方面,我可不会跟你们客气。季杰看向江文澈,江哥更不用和你们客气,哈哈。
苏母跟着笑了起来,说的也是。
小江、小季,你们家里人很喜欢米花糖?要是喜欢就再让你们婶儿做一些!苏长树想着和江文澈家里人打好关系,季杰的家里人只是顺带,那些掺花生、芝麻的,可以多做些。
之前婶儿已经给我们准备的够多了,再往回寄就该担心小孩的牙口了。江文澈连忙拒绝。
他以前在家里从没帮忙准备过年货,今年隔着老远倒是帮忙准备了不少。
什么腊肉、腊肠、米花糖,苏母给自家准备一份,就要问他们的要不要寄回去。这些吃得备了几份不说,就是剪纸苏母和苏家嫂子也剪了多余的出来,让他们邮寄的时候一起捎过去。
虽然他还没和家里人提过苏沫,但这异常的举动已经让他们有了猜测。在回信上就是对他、对花园村老乡的夸赞,还说什么有机会要见一见。
不只是家里人就是知青点的同僚,苏家也帮忙照顾到了,让他们偶尔带点儿东西回去。
新年他们不在家过也不在知青点过,可是留给家人和知青点同僚的印象,反倒比一起过年还要深刻。
这些全都要归功于苏家,或者说归功于苏沫。
如果没有苏沫,苏母不可能为他们考虑那么多。若是没有苏沫提点,以苏母的性格也不会考虑那么细致。
哪怕没有亲眼所见,江文澈也知道苏沫暗中费了不少力气。只要想想,心就又暖了几分。
江文澈是觉得温暖,被顺带着的季杰在温暖之余也觉得不好意思。叔,婶儿都已经帮我们准备一份了,您再来一份就太多了。
哈哈,多什么?过年哪有嫌东西多的?我就怕你们婶儿准备不妥当。苏长树再次看向苏母,这过年过节的,烟酒也备上了?
这都到家门口了,你还问啥?回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苏母说完还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一天天的吃完饭就走,这家就和你的饭馆、招待所一样!但凡在家多留会儿,也不至于连年货备的咋样都不知道。
我也没办法,村里那么多事儿要忙。苏长树有些无奈。
行了,我们知道你忙。苏母转头对江文澈和季杰说道,小江、小季,你们以后可不要这样。
虽然苏母已经习惯了苏长树的忙碌,但她明显不希望自家女儿也这样。
季杰笑嘻嘻回了句,婶儿放心,江哥不适合太辛苦的活儿,肯定不可能这样。
嗯?什么不可能这样?苏沫从家里走出来,刚好听到这句。你们在聊什么?
没什么。季杰可以随意的和苏家其他人开玩笑,却不好意思对着苏沫这个当事人说这些。
江文澈开口为季杰解围。刚刚婶儿和叔聊了聊年货的准备情况。
苏沫看向苏长树,爹,年货的事儿有娘安排。你操心年货的事儿,还不如多问问四哥啥时候回来。
四哥苏铁军在厂子里当工人,为了在年前完成工厂的任务,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碌。
上一次去买年货的时候,苏沫还想着去看看苏铁军,可是被苏光军阻止了,原因就是厂子里工作忙。
厂子里再忙,也不会忙到连年都不让回家过。这年头的工厂,还没到那么丧心病狂的地步。
沫妞儿,你不用管老四,他年前肯定能回来。苏母很放心。
我是怕他回来晚了,没空试娘做的衣裳。苏沫笑着回了句,这衣裳也不知道合不合适,留点时间还能改动下。
他有新衣裳穿就已经不错了,哪有脸儿挑挑拣拣。苏母明显不以为意。衣服肯定能穿进去,大点儿也没啥。实在穿不下去不还有老五他们,肯定费不了布。
她做衣服向来是做大不做小,就算很久没见老四也不担心他穿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