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68节(2 / 2)
后来兴王得知孙交家中有一女与世子朱厚熜年岁相当,便起意定下儿女亲家,但当时的孙交不欲攀附皇亲惹来政治上的麻烦,便婉拒,尽管如此,兴王却没有丝毫不快,反而欣赏他的坚持和胆色,两人照旧交游。
后来朱厚熜即位,孙交被起用,但曾经与皇帝议亲的孙家女儿却不好再嫁,在家中侍奉父母,一生尽孝。
李盛这次去,就是要看一看孙家女儿的品性,若是品德能力都过关,他觉得还是能搓合一下小儿女的。
想到朱厚熜的皇后,李盛就想叹气,他登基后是由张太后主持选定的陈皇后,朱厚熜并不满意,连带着对陈皇后也有些迁怒,这位陈皇后也不得善终。
但其实,朝局乃至后宫的争端,与无辜的陈皇后有什么关系呢?当时的嘉靖帝在这件事上很不该为难一介弱女子。
李盛在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注定要与朱厚熜统一战线,但他也想做一些改变,当年的孙交为女儿为家族颇多顾虑,但是如果朱厚熜登基即位呢?
孙家姑娘一生不嫁,一辈子附居兄嫂,在苛待女子的古时候又有一段旧事,只怕也不那么好过。
李盛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不对,但他想试一试,若是孙家女儿为皇后,朱厚熜必然爱重——后世骂世宗什么的都有,但是世宗是个大孝子,这件事大家都承认,孙家女儿是父亲生前相中的,相比张太后做主,相信朱厚熜更愿意是孙家女。
至于之前不肯,现在肯了,孙交会不会被人说是趋炎附势,李盛表示,小爷我就是天意,就是祥瑞,我说孙家女有凤命,那她就是有!
不过眼下,还是得先看看人再说,还得看朱厚熜和这姑娘对不对脾气。
一边想着事情,李盛很快就跑到了孙家,跳上墙头挠了挠脑袋,然后蹲坐下来,甩着尾巴看着孙家姑娘坐在廊下就着日光读书,旁边三两个丫头在旁边就着日光做些绣活儿。
“姐姐,你看咱们家来了只大黄猫,还挺俊俏呢。”一个梳着双丫发髻的小丫鬟指着李盛说道。
明代不许买卖人口,于是奴仆都是以“义女”“义子”假称。
“果然,是一只金丝虎,这猫真威风,尾巴毛好长。”另一个丫鬟开口附和,她梳了一根大辫子,正帮忙劈绣线。
孙姑娘看完这一节,才舍得抬头,“果然漂亮,又干净,这猫看着倒是很胖,只怕是别人家养的跑出来玩耍,你拿个碟子盛些水,看它喝不喝,方才舔嘴巴,说不定这狸奴是渴了想喝水才进来的。”
说着话,突然又拐了个弯儿,“爹这两年总爱吃肉,也胖了许多,很该节制些,还是清淡些好。”
这会儿太阳还大,李盛的猫瞳只有一条细细的缝,离得又远,因此明黄色猫瞳倒不是很显眼。
不大会儿,一只白底青花的碟子被放在了墙头下面,李盛看着那小丫鬟走远了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犹豫了一下还是下去喝了,跑了这么久,他确实渴了。
李盛的尾巴尖尖轻轻晃起来,这几个丫鬟都很活泼,看着这孙姑娘性情倒是温和,且又爱读书,应该是个有见识明事理的。
只是,李盛想到刚才她说自己胖,不免有些担忧,孙姑娘看起来是个注重养生的人,这要是以后当了皇后入主中宫,她不会干预本猫猫大吃大喝吧?!
第101章
李盛喝完水,顺着墙边的树爬回墙头上,舔了舔嘴巴最后看了一眼那边的孙姑娘,便跃下去跑掉了。
后面几天李盛还来了孙家好几次,就蹲在外面的大树上看着,越来越喜欢孙姑娘。
孙姑娘名字叫孙念,生得鹅蛋脸,眉目温婉望之可亲,一双眼睛尤其灵动,经常在廊下看书做绣活儿,春日里还收了院子里的花瓣要用蜜渍起来好好地留着以后做点心馅儿,是个懂生活且性子好的姑娘。
李盛还见过有年纪相仿的官家小姐过来找孙姐姐要花样子讨新鲜点心食谱,孙姑娘人缘儿很不错,社交本领也满点,那天来了四五个女孩子,还有带着家里小妹妹来玩的。
孙念姑娘也不过十几岁,接人待物大方和气,作为主家,把几个手帕交小姐妹照顾得妥妥当当,还记得一个枚红色衣裙的姑娘脾胃弱喝不得茶,特地要了杏仁牛乳茶来给她。
有天傍晚,李盛要走的时候进来个身穿墨蓝色裙衫的妇人,对着孙姑娘口称妹妹,很是亲近地拉着她的手出去看衣料子,回来的时候后面的丫鬟都抱不少布料,姑嫂两人坐下叙话,还尝了孙姑娘自己熬的果子酱。
李盛蹲在树上扒拉着资料,孙交有记载的儿子有两个,孙元是长兄,在正德九年就考中了进士,如今想来,应该是在外为官宦海沉浮,孙京为官时名声很不错,官书评价他谨慎忠厚,有其父风范;
还有个儿子孙京,年岁比较小。
这个妇人应该是长兄孙京的妻子,看着小腹微微突起,想来是身怀有孕不曾随丈夫就任。
孙家的后代直到清朝时期尚且有不少考举为官的,可见家风清正,子孙上进。
李盛看着孙姑娘眼睛里都要放光,老爹曾任一部尚书朝野中同年后辈无算;下面两个兄弟也是学业有成家族后继有人;她自己也是饱读诗书敦亲善友,又会照顾人,而且,还很会搞美食的样子!那个牛乳茶看起来就好香好香!想喝!
说起这个李盛就不由得踩了踩爪爪,上辈子是匹马只能吃素,错过多少好吃的!
当然了,二凤对他是绝顶的好,进贡上来的瓜自己舍不得也要给爱马尝一尝,但是,他已经好久吃不到肉肉了!想吃荤的!也因为这个原因,在张景明那里蹲守的时候,他才忍不住偷吃了那么多肉。
一天下午,他正畅想着自己的美好生活,就听见系统的警报声——武宗朱厚照去世,杨廷和拟定了继承人,即将明发中旨!
李盛立马弹射起步,四只毛爪爪脚不沾地地冲回兴王府。
“我的出场仪式准备好了吗?”李盛深知第一面对人的冲击力是最大的,故而,他再次背上高利贷,准备了自己在兴王府跟自己未来铲屎官的见面会。
这一日的天气本来就有点多云,天上阴阴的,随着系统应声,兴王府所在的一方区域,微风渐起,随着阴云积压,风也渐渐地大起来。
李盛冲回兴王府的时候,天边的云一层层地压下来,浓重得像是下一刻就要落下大雨。
李盛站在朱厚熜书房外的树上,看着门廊下张景明和袁宗皋的身影,慢慢喘匀了气儿,把自己的毛毛打理好,系统那边一直在实时播报。
武宗遗诏由杨廷和拟定——“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尊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圣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君临天下。”
象征着皇权的大印盖在了明黄色圣旨上,李盛当即精神一震。
朱厚熜正站在廊下望着天色,看着院子里的太监们把东西收拾起来,面上不现,但他心里实在是焦灼不安,大事当前,兴王府上下都怀着一种隐秘的希望,但这种事,又不能明说出口,但不说,又不免憋闷,朱厚熜日夜悬心。
昨夜他梦中见了一番异像,大中午的天色竟一片白,不免有些犹豫。
今天早上就私下里问起自己的侍读钱定,钱定也是敢说,直言道:“殿下本就是板上钉钉的兴王,而今王上添白,可谓是大吉之赵!”
朱厚熜一听这话,心头不免松快两分,但是这份好心情还没持续一天,半下午的就乌云盖日,黑压压地沉下来,这岂不是与昨日梦中相反?他的眉头皱起来。
谁知就在他心头憋闷的时候,沉密的乌云间竟泄出一线金光,太阳光倏然而至,这一线光又尤其刺目,院子里的人都不由得闭了闭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