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70节(1 / 2)

以李盛作为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篇洗脑鸡汤营销文。

司马相如在文中虚构了二十七个当地父老,来拜访自己,劝谏不要修这条路。

然后呢,胸怀宽广的司马先生就耐心地跟他们解释为什么要修这条西夷路,因为边夷百姓惨啊,路都没有,生活水深火热,天子仁德,就是要修了这条路与他们建立沟通往来,去拯救他们啊!

天子这样英明睿智,做的决定自然是对的,我们应当支持他,万众一心完成这件大事,此乃千秋大功啊!

然后那二十七个人就表示,哎呀啊陛下真伟大,我们当然是要身先士卒为天子完成这件事啊!

这篇文章还贡献了传扬千古的金句“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这其中的“非常之人”是谁呢?当然是我们天纵英明的皇帝陛下啦!

——一篇词赋,既劝说了当地父老豪族,又吹捧了当今天子,还顺带着表了表自己的功劳苦心。

李盛不由得感慨,果然你们搞仕途的就是专业,就这才华,这头脑,司马相如要是在后世,少说也得是个自媒体大v。

第245章

这一年的初秋,金雕再次飞往边境郡县,路线趟熟了,李盛胆子也更大了,自己飞过几次后,又通过系统确定安全,大金雕在一个起风的晚上,带着三百鹰扬卫,马衔枚,蹄裹布,借着风声的掩蔽,深入了匈奴的草场。

夜黑风高,张次公紧紧拉住缰绳,靠着怀里的大金雕指引方向,大金雕的左爪踩踩他,他就左拐,右边翅膀拍拍他的右胳膊,他就右拐,一路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李盛在一丛灌木后面示意张次公停下,前面就是这次的目的地——辽西郡边界七十里外,已经有匈奴人提前来踩点探听,意图入侵边境,前面就是他们的帐篷,是一支小队,大概有一百二三十人。

自从马邑之战后,汉匈两边早就撕破脸了,卫青大破龙城,临走前不光把牛羊都赶跑了,还一把火把匈奴人的祭坛烧了个干净,搞得匈奴很丢脸,汉人都找到他们老家来耀武扬威了,他们必然是要找回场子的!

春夏时节,是匈奴人最忙乱,战斗力最差的时候;但秋收时候,情况就倒过来了,草原上的放牧已经告一段落,而中原正是需要人手农作的时候。

李盛得知匈奴人意图,但事情千变万化,他也不知道匈奴到时候会集中兵力攻打哪一处地方,全线防备未免代价太大,他也不会写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人来探听了。

只把这一百多匈奴人杀了有什么意思,还会打草惊蛇,倒不如就让他们来,提前打好埋伏,到时候来多少打多少!

张次公眼见着帐篷里漏出来的火光,耳边能听到匈奴人在里面商议,他低头小声问金雕:“阿曜?周边没有其他敌军了吗?”

大金雕在他怀里小小声地啾啾叫了两下。

张次公当即就想拔剑冲进去,把这些人砍了算完,他们有三百人,打起来胜算很大。

张次公刚把手伸到腰侧摸到剑柄,就被大翅膀按住了,他借着微弱的火光低头一看,阿曜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向他,还冲着他眨了眨,似乎不太同意的样子。

不让打,那大晚上地把人带过来是要干嘛?

不等他细想,阿曜就从他怀里钻出来,落到地上想飞,但风太大了,大金雕试着飞了一下,很快就落下来,收拢翅膀慢慢往前走,还回头冲着他看看。

张次公松开剑柄,他明白了——不是吧,这么刺激的吗?!

他有点害怕,跑到匈奴人帐篷旁边窃听,这也太冒险了!

怪不得阿曜这次出来,还非得带上上次被俘虏后归降的两个匈奴人,合着是来当通译的!

但阿曜还坚持站在地上仰头看着他,两只棕褐色的眼睛亮亮的。

张次公深吸一口气,向后打了个手势,后面的鹰扬卫中六个小队长愣了一下,但看着头儿都下去了,也很快跟着他下马,把那两个匈奴人夹在中间捂住嘴,一只短匕首就横在他们咽喉处。

几人轻手轻脚地跟在大金雕后面。

若事有万一,几个人还能互相支撑着抵挡一下,一个人就只能跑了。

剩下的人就在灌木丛里严阵以待,张次公想了想,吐出嘴里的咬木,又回头小声说了两句话,于是剩下的鹰扬卫都把弓拉满,箭上弦,紧紧注视着前面的帐篷。

最靠外的帐篷里面,几个匈奴人正在喝酒嬉笑。

几十年了,匈奴人还从来没遇见过汉人夜里来攻打的情况,不用想都知道,汉人不熟悉他们草原上的路线,白天来还会迷路呢,更别说晚上了,岂不是找死?

何况这大晚上的还刮着风,进帐篷喝碗热汤多舒服,谁闲着没事儿在外面晃荡?

于是这些人压根就没在帐篷外面设岗哨。

外面的风声更大了,张次公带着人慢慢往前走,到了离着帐篷八十米的时候,大金雕走过来冲着张次公往下压了压翅膀示意他们趴下,虽然听不到声音,但如果靠近了,人影映在帐篷上就会被发现的。

张次公他们匍匐着爬过去,把耳朵贴近帐篷的那一刻,他心跳如擂鼓,感觉头皮都在发麻。

“可打听清楚了?渔阳屯守的,确实是那个叫韩安国的?”

……

“千真万确,这老头儿年纪也大了,回头派个勇士上去专门对付他!”

“上边说了先去辽西郡?”

“先去辽西,等一个月后再突袭渔阳,另派一军突袭上谷,到时候我就请命去辽西,上次呼耶在那抢的那个娘们可好看了!”

“辽西那边可冷。”

“再冷还能比咱们草原上冷?今年冷得可早啊,这风一起,明日就更凉了。”

......

“行了行了,酒也喝完了,散了,我出去转一圈找个地儿放尿,回来就歇了,明日还要回去向左贤王复命。”

张次公立刻紧张起来,有人要出来!

就在这时,李盛当即顶着风强行起飞,那个匈奴人刚出来,就听见了西边有鸟类扑腾翅膀的声音,还有低哑急切的鸟叫声,树枝被踩动的噼啪声,好像是两只鸟,他又听到了另一只比较尖细的啾啾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