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2)

江梨婚后大半精力都放在新家上面,饭店生意就有点顾不上,就在这段时间,饭店对面,也开了一家相等规模的餐饮店。

对面新饭店开张后,对她这边生意肯定有一些影响,老客也被拉走了一些。

江梨派人去暗访,才知道那家饭店和她打起价格战,菜肴价格比她这里低了百分之二十,这对客人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马师傅有些担心生意会被抢走,问江梨他们是不是也要降价?

江梨考虑后决定价格不变,价格一旦降下去,就不好再涨,再说也会给老客留下不好印象,觉得她饭店的利润空间很大,菜肴价格虚高。

江梨坚持不降价,在客人流失大半,心态差点稳不住时,客人一时间,又全都回来了。

原来对面的饭店最开始还是能保证菜品质量,后来客人多了,钱却没多赚,就开始压缩原材料成品,买的水产海鲜就都不新鲜,猪肉也掺了老母猪的肉在卖,客人吃了几回不满意,肯定走人了。

对面的老板见刚兴旺起来的生意一下子又冷清下去,便着急起来。

开饭店的是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男的在后厨掌勺,老婆在前面招待客人,他们也是向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才开起这家饭店的。

老板娘烫着泡面卷的短发,嘴唇涂得红红的,穿着小一号的衣服,把腰上赘肉勒出一圈来,下午饭店没客人的时候,就抓一把瓜子在手里,一边吐着瓜子皮,一边上江梨的饭店来聊天。

她跟江梨打听衣服哪买的,头发哪里做的,水产哪里进的,又说自己某某亲戚是县里大领导,东拉西扯个没完。

江梨随口敷衍着。

对方见江梨态度不冷不热的,问十句,没一句是诚心回答的,就没趣地撇了撇嘴走人了。

街上饭店不可能只开他们两家,消费者在增加,饭店也会越开越多,江梨就想着,如何能保持自家饭店的优势。

她交待马师傅,在菜品这一块一定要严格把关,她自己又开始琢磨起拓宽客户的渠道了。

正好老同学黄秋霞要结婚了,两家人都是住单位楼房,不像农村或是县里住平房有空地的,可以在家摆酒。

以前这些单位里的人结婚,直接就在单位食堂办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以后,群众对婚礼场地的要求就更高了。

黄秋霞也是这个想法,她挺羡慕电视上那种热闹的婚礼场面。

她来找江梨商量取经,江梨一拍脑门,想到了主意,“那就在我饭店里办!放心,肯定给你们布置的热闹喜庆,就当是帮我打广告,酒席只收你们成本价,不会让你们多花钱。”

她正想着拓展客户,经老同学这么一提醒,正好想到可以接喜宴生意,结婚的、过寿的、升学的,都可以来她这里办酒啊,只要第一炮打得好,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就有人来了。

对于黄秋霞的婚礼,她上心程度不亚于新娘本人。

她还特地陪黄秋霞去了市里进行一番大采购,陪她买衣服、鞋子、化妆品、头饰等等,又给自己店里采购了大量布置婚礼现场的物品。

黄秋霞见她为了布置婚礼场地买了那么多东西,大把钱撒出去了,都替同学心疼,“你买这么老些东西,就为了在我结婚当天布置用的?多浪费啊。”

“这些以后还可以重复使用。”江梨道。

她打定主意要接婚宴酒席,这次是个尝试。最主要也是自己最好朋友结婚,她也想尽力帮她办一场难忘的婚礼,让她没有遗憾。

第31章 小猫黄秋霞……

黄秋霞的这场婚礼举行完,江梨也跟着累得瘦了两斤,不过效果却是非常好。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先到,站在饭店门口一圈红色的气球拱门下迎宾,江梨还充当照相师,为新人和亲朋在门口留影。

当前大家拍照的机会不多,好多亲友来了以后,都在门口滞留一会儿,就为了整理好衣衫头发,排队跟新人留张纪念照片。

虽然胶卷和冲洗相片也要花不少钱,但这笔开支是卢医生和男方长辈都很支持的,他们觉得可以多洗一张出来送给亲友,就当是回礼的一部份。

这是时髦又体面的事。

今天饭店的过道中间特地空出来一条通道,上面铺上了红毯,墙面四周到处布置了花朵、彩球和红绸,吊顶上飘垂着彩色丝带,显得十分的喜庆。

婚礼仪式进行时,有专人负责播放婚礼歌曲,新娘和伴娘队跟随着音乐声进来,在众人掌声和注视中,伴娘停在两边,新娘朝圆台上等候的新郎走去,然后由司仪开始,接着主持婚礼的进行……

江梨除了拍照,还要盯着厨房上菜,帮忙解决宾客临时出现的问题,忙得脚不沾地,她今天为了漂亮,还穿了一双高跟鞋,脚皮早就已经磨破了。

看着老同学幸福甜蜜的样子,她觉得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