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江梨担心的还是质量,“这内衣杯型有弧度,你们能保证针脚平整吗?”普通缝纫机全靠裁缝手眼配合控制弧度,容易出现针脚歪扭、杯面不对称的问题。

王荣升自信道:“我们踩了这么多年缝纫机,现在敢出来自己干,手艺还是拿得出手的。”

他的哥哥道:“如果用棉布料子缝合容易一点,你选乔其纱做杯面,这种细面料轻薄易滑,缝合要更仔细,进度就要慢了。”

他又说了制作工序,主要强调这两款文胸的制作难度,“乔其纱这种面料太软了,我们还要在杯面加一层薄棉衬,用熨斗反复压出弧度,尼龙托底会滑,锁边时容易卷起来,所以要先抹点米汤粘住布边……”

江梨点点头,他们才看到样品,之前也没有做过文胸代加工,能一眼看出关键问题,确实是有点手艺和见识在的,江梨不怕他们提价格,就怕他们没这本事,把活揽下来了,又做不好。

江梨道:“我要的量比较大,如果只是你们两个人做,我怕赶不出来。”

兄弟俩都笑了起来,“我们会找人帮忙,我们接到大单子的时候,都是要请人的,像一些简单的工序交给帮工做,锁边缝合我们兄弟俩自己来,就这内衣,我们两个人一天就能踩出上百个。”

江梨点点头,“那你们报一个价格,我看看能不能接受。”

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如果用棉布面料,加工费3毛,要用尼龙和乔其纱,这工序会增加,缝合难度也高,所以至少要6毛一个。”

王荣升还补充一句:“至少要500个起我们才接,不然没什么赚头,我们也嫌麻烦。”

江梨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成本,现在国产尼龙价格要低一点,但是质量要差许多,她还是打算找‘水客’买进口尼龙和涤纶乔其纱,那成本就上去了,一个胸罩布料成本大概就要两块,搭扣和肩带调节环三到五毛左右,再加上一些材料的损耗,她要把成本控制在两块五左右,加工费就不能太高,“普通款的先做1万件,代加工费5毛一个,你们看一下,要不要接这个单子?”

两人听到她要做1万件,眼睛都亮了起来,这是大单子了,他们能赚不少,两人正商量要不要给她降一毛下来,这边金惠英听了江梨报的数量,心跳都加速了,“阿梨,一下子做这么多,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要不先做一千个试试水?”

一千个文胸,她最多赚个几千块,为了这点钱,江梨哪还会费这功夫,她下了一万件订单,一方面是想探探市场行情,另一方面也是初次和王家兄弟合作,她也要看一下他们后期质量能不能跟上。

两人终于商量好了,接受5毛一个的加工费。

刚才谈的都是普通款的文胸,江梨还带来一个蕾丝文胸,这个成本更高,她打算先做两千个。

兄弟俩这次咬死,蕾丝款的做起来更麻烦,最少7毛一个,不能再低了,江梨也同意了。

过了两天,江梨带了材料过来让他们先做两个样品出来,兄弟俩花了半天功夫做好,虽然成品与港岛的内衣没办法比,但也很不错了,和江梨现在穿的广州货差不多。

江梨出于慎重,和王家兄弟签了正式的代加工协议,里面除常规条款外,对质量这一关她也写得很详细。

江梨还提出会找人过来抓品控,如果验收不过关,造成面料损耗太大,王家兄弟还要支付赔偿金。

她没提出保密是因为知道这种事防不住,慎州这几年经济活跃,一半是仿制商品作坊越开越多带起来的,文胸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大家察觉出来它能赚钱,就有无数人想钻进来分一杯羹。江梨自己,也是买了港岛的内衣仿抄的。

王家兄弟这两年接了不少大单位的单子,对签协议没什么异议,很爽快就签了。

江梨这边联系做内衣,陈玉珠也在如火如荼的召集人手做服装剪裁加工。

陈玉珠要做的连衣裙,最后也采用了江梨的提议,打算找涤纶乔其纱的面料来做。

这种面料轻盈、耐皱性好、洗涤后不易变形,很适合做夏裙。陈玉珠找了一个有门路的亲戚,请他帮忙联系购买布料,后来从慎州一家作坊里买到了,虽然质量比起‘水货’差一些,但是价格也低了几毛,陈玉珠看了面料后也挺满意了。

她本来要找江梨搭股,后来林母给了她四百、林麦冬的一百,她去联系有手艺的裁缝时,对方也要搭股,这么一来本钱就够了,再加上上次娘家人来闹了一次,林父要江梨出钱,她当时没有作声,后来见到江梨就有些尴尬,生意张罗起来后,她也没再找江梨了。

江梨也不在意,她是看好陈玉珠这个事,如果她来要投资,江梨也可以顺便赚点零花,她没来问,她也不在差这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