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听说那些空中小姐,还有负责接待外宾的女性办事人员,规定都要穿着文胸,这样不仅显得身姿挺拔,更是展现了现代女性气质。”
以上女同志们讨论话题,都是近期报纸上的新闻内容。
省城和上海的女性市民看到报纸,“报纸上说慎州女性都穿一款叫‘妍美’牌子的文胸,这个文胸和港货一模一样,价格还很便宜,不知道我们这边商店有没有卖?”
慎州这边的市民看到本地报纸则说,“我们这边有一款叫“妍美”的文胸吗?听说在上海和省城的商场都卖断货了!大城市的人都穿的东西,那应该很好吧,不知道贵不贵?”
第一批货出的急,江梨没来得及制作挂牌,她在各地报纸上大力推广女性穿着文胸,可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肯定要推销一下自己的文胸,而给文胸挂上一个吊牌是最快的识别标识。
吊牌上除了‘妍美’两个中文字体,下面还有一行英文:beautifullady。
为了让文胸看起来更高档一点,挂牌上不仅有中英文,还设计了一个图案。
江梨本来想找美术老师画一个,结果林麦冬知道,积极的把这个活揽过去。
江梨看过她给陈玉珠画的服装图,林川柏说他妹妹没有学过画画,她能自学画成那个水平,可以说很有天赋了,江梨也同意交给她试试。
林麦冬一天就交货了,图案就是一笔粗细有致的曲线,虽然简单,但一眼就能看出是女性的身体曲线,有创意也很别致,江梨看了后就决定用它,给了林麦冬一百块设计费。
林麦冬很激动,跟对大佬赚钱原来这么容易,至于抄袭的是几十年后一个女性品牌的logo这件事,她一点也不心虚。
这次吊牌上还标注了文胸的尺寸,第一批文胸大小只有两个型号,第二批江梨给王家兄弟多送去几个型号的港版文胸让他们拆仿,所以码数更全一些。
第二批文胸价格提了0.5元,主要增加在吊牌的制作上,这也是江梨事先和这些供销员们说好的。
虽然贵了0.5元,但‘妍美’知名度都打出去了,多一个吊牌,他们不仅可以提价,也更好出货,这些供销员都没异议。
有一个供销员,拿到第一批货的时候,跑了一趟义乌小商品市场,手头两千个文胸不到三天全订出去了,他紧急打电话联系江梨,听到第二批文胸还在生产,现在没货,他都后悔死,早知道当时把江梨手头一万个全拿下来了。
等报纸出来,各地都在问‘妍美’文胸,那些知道情况的供销员,连忙上门说自己有货源,马上就能到。
有了江梨的推广预热,第二批七万个文胸,销路已经不成问题。
自从报纸上刊登了联系方式,江梨饭店每天电话不断,都是外地的订货、催货电话,还有来询问业务的,江梨还特地又招了一个普通话还不错,嗓音甜美的年轻姑娘坐着饭店柜台里面专门负责接电话、回答咨询和登记来电信息。
为了合法给文胸挂‘妍美’的牌子,江梨又去注册了一张营业执照,这次是拿她娘的名字去办的,上面有刘秘书打招呼,下面有黄秋霞帮忙联系,工商所两天里就帮她把手续办好,直接给她发执照。
她暂时来不及再找一个办事处,先在饭店外面挂了一个牌子——‘妍美针织品经营部’,经营部目前在职两人,一个是王秋妹,就是她娘,一个就是接电话的姑娘毛小燕。
江梨这边文胸卖的好,陈玉珠的衣服也卖的很不错,天气一热,路上一半县城姑娘都是穿她卖的那款泡泡袖、蕾丝领边的衬衫,等到色彩鲜艳的涤纶乔其纱连衣裙出来,更是引起年轻女孩们的哄抢。
江梨没有时间去关注陈玉珠衣服卖的怎么样,陈玉珠这边盯着人赶工,又要出摊,也不知道江梨除了饭店这摊事,还卖上了文胸。
直到她的服装摊前经常有姑娘来问,有没有妍美文胸,她一打听才知道是江梨的买卖。
她以为自己现在服装赚的不错,继续干下去,不会比江梨开饭店差,结果江梨不声不响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竟然报纸上都有她文胸的新闻了。
她心里不免嘀咕,觉得人还是有私心的,江梨帮自己想的卖服装的买卖,起初看起来是不错,但更容易赚钱的文胸生意,她就把在手里自己做了。
县城这两个月以来,除了个体作坊越来越多,外地客商增加之外,没有太大的变化,要说还有变化,就是路上穿文胸的女性越来越多。
年轻姑娘们私下谈论的话题,“你怎么没穿文胸?大家都穿呢,穿起来人要挺拔好看一些,你也去买一个吧,解放街的个体服装店就有卖,集市上面也有,记得买‘妍美’的,其他文胸不行,上海人也穿我们这个牌子。”
“多少钱一个?贵不贵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