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2)
“说吧,什么事?”马大姐睇了她一眼。
“我想在慎州开间店铺卖妍美内衣,现在缺人手,你这边有没有什么人介绍给我,帮我去那边看着店。”
马大姐本来以为她会提妍美报税的事,没想到她说的是这件事,她沉吟一下道:“看你招人有什么要求了?”
“你也知道,慎州离我们这里有点路程,我对这个人的要求只有两点,第一,这个人要可靠,重要事情都能托付给她,找姐你来帮忙,就是相信你推荐的人。第二点,就是她愿意去慎州做事,当然了,远离老家一个人去那边,工资我肯定是要开高一点,还会给一笔租房和交通补贴。”
“我上次不是和你提过,我那个侄女,初中毕业一直在家,还没安排工作,本来让她去倒是合适,只是慎州确实有点远,她一个女孩一个人在那里帮你看店,我怕家里人不放心。”
“是的,放姑娘家一个人在那边,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也不好和他们家人交代,姐,要不你问你侄女,有没有什么同学或朋友愿意一起过去的,两个女孩子有伴,有什么事有人能一起商量,也能互帮互助。”
现在本地职工一年收入大概一千多,江梨再多开一份工资,也是能接受的。
马大姐道:“那我回去问问我大哥大嫂他们,到时候再通知你。”
江梨笑得明朗:“行,我等姐的消息。”
马大姐从旁边堆积着的一打材料里,抽出妍美的资料,问江梨:“让你娘来报税,你通知她了没有?”
“哎,我和我娘说了,她没办过这事,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托我来问问。”江梨道,“我让我娘把帐册给我,结果她文化水平太低,帐做得自己也看不明白。”
马大姐突然问:“你跟我老实说,这妍美是你的生意,还是你娘家人的?”
“是我娘家人办的,我也有搭股。”江梨道,“以前我们是托人代加工,现在我嫂子打算自己开家庭作坊,她管生产,我管销售,像在慎州开店铺,也是我们的一个销售渠道。”
“既然没有帐目,那按政策,只能实行核定征收了。”马大姐提醒道。
“核定征收的话,我们要提供什么材料?”
“核定方法有四种,第一种就是设备产能法,如果妍美经营部有缝纫机,我们按每台缝纫机月产值3000元来核算,如果有5台,那年销售额就会核定为18万。第二种面积折算法,临街商铺100元/平方米/月,如果有20平方米的店铺,核定年销售额为2.4万,第三种是同业类比法……”
“姐,我们没有缝纫机等设备,那是否按同业类比法,根据同街区其他服务店的利润来核定?”
马大姐看了她一眼,“解放路生意最好的服装店,估计也不能像你们一样,把生意做到全国去了吧?”
江梨尴尬地笑了笑,“姐,我也不瞒你,报纸上那些,都是花钱请人写的,说白了就是吹牛,哪可能做到全国,你也知道,我们都没找服装厂,就是请婺江小作坊做了一个月活,能生产多少东西啊。”
马大姐摇头,“你舍得花钱打广告,广告打出去了,领导都相信你们有这个实力了,那我再按低的给你核,我这工作没办法做呀。”
她想了想道:“按照你们这种情况,其实我们还要实地探查,看一下你们仓库和商品存量。”
盘库存量,也可以反推核定销售额,税务是经常用临时抽查的方式去实地核查,有些个体户走通专管员关系,提前获得信息,知道他们要来抽查,提前转移库存和设备。
江梨苦笑:“仓库货都出完了,现在是空的。”这倒是真的,倒不是她不让马大姐去查库存。
马大姐道:“卖得这么好?”
江梨眨巴着眼睛:“是生产的太少了。原材料供应不上,那些涤纶乔其纱不好找,生产了一批就断货了,我现在还在找货源,所以广告打出去了,货跟不上。这宣传成本也是成本吧,都花了好几万,核定的时候是不是也能把这块成本也算上?”
马大姐道:“你这个情况,我再考虑考虑吧,我也要问过领导,你们妍美名声在外,我随便给你核个数,到时候领导那边过问起来,我也没办法交代,是吧?”
江梨道:“那是的,我是相信大姐的,请姐一定帮我好好和领导说说。这前面三个月,真的是我们宣传投入阶段,接下来我们开作坊自己生产、销售,才是发力的时候,到时候请大姐实地去帮我们把把关,该怎么核定,怎么交,我们一分不少。”
马大姐点点头,这边又有人来找她办事,她挥挥手,让江梨先走。
过了两天,江梨带着江母过来申报税务,马大姐给的核定方法是店铺面积折算法,江梨的饭店是沿街两间二层店铺打通的,有两个门牌号,当时一个拿来注册东风饭店,一个注册了妍美。
马大姐是按10平方来核定,得出年销售额为12000元,服饰行业应税所得率取了10%,最后的预申报综合税收是1941元,到时候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