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针包,用温针法,温通腰部及下肢经络,驱散寒湿。

这边留针时,他又让第二个病人上前来。

这是个小病人,今年五岁,是妈妈抱着来的,和二姨父还沾着点亲戚关系。

孩子妈妈说他不爱吃饭,挑食,现在面黄肌瘦的,肚子却有点鼓胀,晚上睡觉不安稳,磨牙,有时说肚子疼,大便时干时稀,常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林川柏见孩子精神尚可,但眼神不亮,面色萎黄、舌淡苔白厚腻,判断是脾虚食积之症。

他让孩子趴在妈妈腿上,露出背部,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从孩子尾骶骨开始,用捏脊疗法给孩子推拿,调和脏腑、健运脾胃,孩子起初哭闹,后来觉得舒服就不哭了。

林川柏这次只给孩子开了食疗方子,一个是焦三仙粥、一个是鸡内金粉,并且叮嘱,让孩子妈妈要严格控制零食,尤其是要少让孩子吃甜腻生冷之物,饮食定时定量,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另外再多晒太阳,他又把捏脊法教给她,让她每天给孩子推拿一次。

这边孩子的妈妈不迭的道谢,林川柏已经去给老周拔针了,老周经过针炙后,就感觉腰部轻松不少,大呼“松快多了!”

林川柏另外给他开了一个药方,让他自己去抓药煎服。又叮嘱他不能睡凉席吹穿堂风,避免重体力活,又教了他几个简单的转腰动作。

两个病人经过林川柏针炙手段,病症顿时得到缓解,那些等着的病人,更加热切了。

第三个求诊的是四十几岁的婶娘,看的是崩漏,因为现场人多,她刚开始还不好意思说自己病情,二姨看出来,就让其他人都先出去,给她留出看病的空间。

病人这才把自己的问题说了,她还急切道:“林医师,我去了县医院两趟,都没能挂上你的号子,今天这可真是巧了,正好遇上你来咱们镇上做客……”

江梨他们是上午到了,来了没多久,就有病人上门,林川柏看了四五个人后,见到家里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二姨终于出面让大家先回去了,说外甥女婿好不容易来家里一趟,饭都没吃上一口,他也要歇口气。

那些闻讯而来的人,却有些失望,“林医师的号真的不好挂,我上次一大早赶去,就说号子已经没有了。”

“都是被那些黄牛抢走了!”

“上次我还碰到一个黄牛,骗了我两块钱!”

林川柏在看病的时候,二姨在前面招待邻居,二姨父在后面烧菜,一大桌饭菜已经烧好,他也出来道:“这都几点了,总得让人先吃饭吧。”

林川柏想了想道,“要不大家晚一点过来,我下午再接十个病人,也不能太多,我们还要坐车赶回县城,如果今天没有看到的病人,大家留个名字下来,我回去和护士说一声,帮你们留一个号子。”

大家这才没有意见,也确实是看人家都要吃饭了,再赖着不走就不好了,只是为了下午的十个号子,又争抢起来,最后二姨说,像比较急的毛病先看,不急的小毛病,就等着去挂号。

吃饭的时候,二姨在街上喊了一圈,几个孩子才跑回来,三个打扮得干净漂亮过来做客的小客人,现在身上的衣服已经脏了,连最爱干净的月月,屁股和膝盖都是泥印子。

星星兴奋道:“小明哥哥带我们去爬树了,是桔子树,一点也不高,我也不害怕。”

二姨听到,立刻叫了大孙子过来,“只告诉你不要带弟弟妹妹去溪里玩水,忘了叮嘱你们不要去苦柑林了,那里蚊虫多,又靠近溪边,掉下去怎么办?”

江梨给施小明解围,“二姨,阿正表哥不是说要带小明他们去深市读书吗,是今年过去还是要明年?”

马上就要开学了,如果要去,现在应该要出发了。

二姨道:“又拖到明年去了,他没时间回来接,阿正媳妇不认字又不会说普通话,自己不敢出门,主要是他们夫妻俩没商量好,阿正媳妇根本不想出去,也不想让孩子出去。”

施小明道:“我娘真是的,我和弟弟就盼着去深市了,和所有人都说过了,结果又不走,要被人笑死,说我们吹牛皮!”

桌上的饭菜很丰富,有海鲜有肉,还给几个孩子都倒了汽水,二姨对月月和星星尤其热情,不停地给他们夹菜,又夸他们漂亮有礼貌。

江梨想起来问二姨,“那个赵姐是真的不打算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