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没有她,日子不还是要照样地过吗?"

"汇报吧。"

死士村的事情远比她们想的要更棘手,老李她们撬不开嘴,村里少有的几个知道死士的事情还愿意说的村民知道的也不算清楚。

剩下的村民全都一问三不知,茫然又无措。

村长的妻子至今还不肯相信自己的伴侣所谓在外工作,实际上是在当训练死士的教头。

沈长胤放任下属讨论,各种意见纷纷扬扬,似乎都有些道理。

直至讨论将休的时候,帐篷帘被掀开,朱听手里拿着一封信站在门口。

"大人,上午有个小乞丐来送信,是给您的,应当是来自三公主。"

沈长胤站起来,又缓缓坐下:"送上来吧。"

她拆开信一看,语言简练,却又写了不少*事情,按照不同的范围分类,每个范围又拆成了数点。

第一个部分,是将她挂怀的那些人事物都交代了一遍,比方说小乞丐,比方说小花儿,甚至还有朱听,说自己在府里还是剩一些钱的,请沈长胤拿去,该给买书的买书,该给买肉的买肉。

第二个部分,是说自己还有点笔记留在房间里,请她帮忙收好,日后自有人上门去取。

第三个部分更细致、妥帖,是关于死士村的,大意是:

对于普通的村民,千万不要上刑,上刑了也问不出什么。

对于老李这种退役死士,刑讯也不是不行,但应该收效甚微,不如延续死士主人家的方案,攻心为上。

对于数量庞大的死士群体,在事情结束、控制到手后,尽可能将这一部分人收编,作为一个特殊部队,某种意义上她们算是犯人,故而也不会有自由民参军那样的待遇,日常应该需要控制活动范围,也限制金钱活动。

但至少到那个时候,可以将普通的村民都放回去,登记在册,时不时派人巡视一番就可以。

这样可以使得村民与死士依然维持互相牵制的关系,是花费最少、效益最高、又兼顾人道的方案。

她写得细致入微,沈长胤看完了,和下属们一说,便获得了一致同意。

事情解决了,下属们纷纷离开沈长胤的营帐,她则将纸翻过来,去看反面写了什么。

空的。

谢煜关心的事情就只有这么多,再无其她。

沈长胤将纸重新按到了桌上。

回京的第三日,上朝。

虽然还没有获得全部的真相,但是已有的证据中大量指向了五公主派系。

五公主自然不认,她的外家丞相一派更是要对她鼎力相助,与沈长胤一派的人吵吵嚷嚷,间或夹杂着其她派系的人落井下石、浑水摸鱼。

而皇帝除了在朝会刚开始的时候问了一句三公主还没回来吗,之后就再也没有讲过话了,手撑着脸颊,低着头看着下方的无数官员吵嚷。

沈长胤的视线从皇位上又看到大殿中,看尽无数人脸上的神情,有像跳梁小丑的,有心急瞪眼的,也有被说中了事情恼羞成怒的。

这就是现在的京城,现在京城中最顶端的一群人。

这是勤政殿,而非乡村。

大殿中一丝风也无,挑高的屋顶、至高的权利都掩盖不住这里的压抑。

沈长胤在此时又想起来谢煜的那一封信,甚至笑了。

她后悔了。

凭什么谢煜以后就能过那样简单的好日子?

她要重新将她抓回来。

她会给她最好的衣食住行,最昂贵的首饰,最高的地位。

同样的,谢煜也要和她一起面对这一群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东西。

京城如果使人发烂,那她们两个人得烂到一起才行。

【作者有话说】

此时正准备坐船下江南的小谢:我说什么来着?

她就是被美好生活短暂净化了心灵,本质是不会变的。

小谢的直觉比小沈对自己的认知还准。

第32章 从上船到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