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2)
还在文章里专门用一段讽刺了那些有‘愚者之仁’的学子,认为如果让这些人来治理国家,国家很快就会死于外敌的铁蹄之下。
谢煜读完,鱼饵也不去买了,先冷笑一声,转头就进了茶楼。
老板早早地就将纸笔准备好了,就等着这个草帽怪人来呢。
昨日,二人对立的策论早已被流传出去,吸引了许多好事者来观看,她的这间茶楼一时间在京城里名声鹊起。
她巴不得这两人多吵一点,吵得更精彩些。
谢煜拿了纸笔就坐下,洋洋洒洒地开写。
她主要论证的是非暴力审讯也可以得到真正的信息,如果审讯人只会使用酷刑审讯,那么就代表此人能力不足,乃国家之害。
慷慨激昂地写着写着,脾气也上来了,在文章里说酷刑使用者既无才能又无良心,也无对国家之忠心。
酷刑之下,如果能够得到情报,就可以被算成审讯者的功绩;如果战俘嘴硬,在审讯中死了,也无法被视为审讯者的无能。
她在一楼的大堂中坐了半个时辰,期间一边写一边喝茶,还要了一碟瓜子慢慢嗑。
丝毫没有注意到楼上正有个人在紧紧地盯着她。
茶水喝完了,瓜子吃完了,谢煜也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页,起身出门,贴到了公告板上。
公告板前的许多人都是在看她这篇策论的,见她贴上了新的一篇作为回复,都不由得欢呼起来。
谢煜挥挥手,又挤开人群,去附近的渔具店买了一大盒鱼饵。
坐在茶楼二楼的青年望着那顶巨大的浅色草帽离开,就紧跟着下了楼,粗读了一遍对方最新的策论,匆匆回了酒楼,拿起纸笔,写了个简短的条子。
“帮我贴到外面。”她随手点了一个身边的学子。
那学子拿过纸条一看,眼睛一亮:“沈姊大才!这次定能让那草帽怪人自认下风。”
她得意洋洋地挤进人群,把小条子贴好。
过了一会儿,谢煜终于从渔具店里出来了,手里还拿着老板热情推荐的最贵、最好的鱼饵。
见她出来,公告板前忽然有一个人奋力朝她挥手,“这位姐妹!快来快来!沈庚戌驳斥你了!”
“短小精悍,直指核心,沈庚戌不愧是今年公认的举子之首啊,我看她定是能够及第的。”
谢煜挤到人群前,看了那个只有两三句话的条子。
这个沈庚戌抓到了她的一个逻辑漏洞,犀利地嘲讽了她。
谢煜能忍受这个?
问了围观的群众,得知这个沈庚戌根本没有亲自出现,只是找人递了个条子贴过来。
更生气了。
感觉自己被蔑视了,对方凭什么这么有格调,都不需要亲自出现?
她眼珠子一转,顺手点了一个年轻的学生,问:“你是支持酷刑派还是反对酷刑的?”
那学生有一双圆圆的眼睛,有些激动,“我是反对酷刑的,我觉得你昨天的策论写得特别特别好……”
谢煜点头:“那你愿意帮我个忙吗?”
片刻之后,她带着人走进了茶楼,找到大堂一楼最中央的一个位置坐下。
“掌柜的,今日纸笔不要断,茶水更不要停。”
掌柜的立刻热情点头,“好嘞——!咱们这儿有上好的香片,立刻给您上一壶。”
谢煜点头,“对了,顺带让人去城东,给我买两包吕家山楂糕回来。”
她清楚,在自己这一轮辩论中,茶楼的盈利只多不少,所以指使起掌柜的来心安理得。
果然,掌柜的立刻对一个跑堂的说:“没听才子说吗,要山楂糕,快去快去。”
打发走跑堂的,掌柜的又默不作声地对谢煜做了一个抬头的姿势,目光落到二楼。
谢煜也看了一眼二楼的包厢,里面人影模糊。
她了然了,沈庚戌就在里面。
但她也不去和对方搭话,这是一场较量,谁主动去找,谁就落了下风,丢了气势。
她很快地写好了驳斥的条子,让帮忙的那个白衣服的学生贴到公告板上,这个学生刚出去,楼上又下来了一个穿着浅紫色衣裙的学子,显然是沈庚戌的‘助手’。
‘助手’去公告板前看完了谢煜写的东西,匆匆跑上楼。
谢煜将她的行为全程收入眼底,垂下眼睛,喝了一口香片,很快就听到楼上传来的模糊说话声。
过了大约一刻钟,‘助手’拿着一张小纸片,匆匆跑下楼来,望了一眼谢煜,又跑出大堂,贴到公告板上。
谢煜敲敲桌面,对自己桌上的白衣服学子说:“帮我个忙,去看看她写了什么,记下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