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啊……”祝书白意味深长地长叹一声,倒也没多说什么。

酒楼的乐伎是秦念衣的暗卫首领,黑衣人刺杀自己时也有唐梦欢在暗中观察。

看来当时秦念衣让自己负责左相之案,说是为了当靶子,其实是对自己的试探和考验吧。

好在自己很快就得到了信任,否则不知道这样的罪还要遭几回。

“祝书白,她二人将会协助你刺杀淮安侯。”秦念衣对祝书白说道。

说完后又扭头对另外二人吩咐,“刺杀一事由祝书白全权负责,届时你二人行动悉听她的指令。”

“是。”唐梦欢和暗一异口同声应道。

“嗯,你们先下去吧,朕还有些事要交代给国师。”

“微臣告退。”

两人离开时还贴心地将御书房的门闭了紧,给秦念衣与祝书白留了个完全私密的空间。

不过两人并未存什么其他心思,只是觉着陛下与国师要交谈之事必定是要事,保密工作自然要做到最好。

“陛下。”祝书白拉长了声音喊秦念衣,语气耐人寻味。

秦念衣先是有些讪讪,可转瞬又想到自己是皇帝,哪里轮得到臣子拿捏?想来是自己对祝书白太好了,让她恃宠生娇起来。

于是尊贵的女帝陛下挺直了腰板,如同往常一般扫了眼祝书白,不冷不热道:“有事?”

讲实话,秦念衣这一眼颇具威慑力,她容貌本就昳丽浓烈,哪怕并未故意,眼角眉梢也透着点盛气凌人。

再加上那么些年跌宕起伏的经历,使得她不像被娇惯长大的皇室那般外强中干,周身上位者的气质浑然天成。

哪怕是淡淡一瞥,也足以令一般人胆寒不已。

不过祝书白如今已经不属于“一般人”的范畴了。

祝书白没急着解释,也没在此时选择翻旧账,她眨了眨眼,无辜地看向秦念衣。

“不是陛下让臣留下的吗?”

非要说谁有事,也该是秦念衣啊。

秦念衣眯了眯眼,从案牍后走到祝书白面前。

两人身量相当,秦念衣稍微高点,两人视线相对时却并无什么硝烟味,纵使秦念衣的眼神再如何犀利,祝书白都是一派温柔地回望。

熟悉的气味随着距离的拉近越发清晰起来,秦念衣轻拧的眉头松了几分,哼了声,施施然擦过祝书白的肩膀往旁边走去。

“坐着聊。”她道。

祝书白松了口气,紧随其后。

“眼看着要入秋,众番邦入京朝拜的日子也快到了,按理来说,番邦使臣入京后需由一位地位尊贵但身处闲职的皇亲国戚负责接待。”

秦念衣说到这顿了一下,而后道:“只是大齐并没有能胜任的人选,再从下一级选的话,淮安侯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祝书白歪了歪头,目光落在秦念衣轻点桌沿的指尖上,心中了然。

秦念衣登基时将自己的亲戚都处置了个底朝天,哪还挑得出合适的人选。

“但是淮安侯不行,朕不信任他。”秦念衣眸中划过狠厉,“朕本想让你直接将他杀了,可还有事情尚未查清,所以他的命尚且还得留着。”

祝书白:“所以陛下的意思是……”

“朕要你重伤他,伤到番邦抵达京城他还需要缠绵卧榻的地步,你能做到吗祝书白?”

秦念衣定定地看向祝书白,她知道自己这个要求并不简单,甚至比直接要求杀了淮安侯还要难些。

也是因为如此,她让唐梦欢和暗一协助祝书白。

只是淮安侯的底蕴深厚,手底下高手如云,他自己更是身手不凡,哪怕是有唐梦欢和暗一的帮助,祝书白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祝书白看着秦念衣的眼神,忽地浅笑一声。

多不容易,秦念衣眼底竟有了对自己的一丝担心,想想初来之时,她可是完全没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

“你笑什么?”秦念衣拧了拧眉。

祝书白只是缓缓摇了摇头,转而回答了她前一个问题。

“陛下无需忧心,您交给臣的任务,微臣纵是使尽浑身解数也会做到。”

秦念衣却依旧蹙着眉,视线在祝书白的脸上流转不定,半晌才嘴唇嗫嚅地道出一句。

“朕知晓此事并不简单,你尽力而为便是,若是情况不对……性命要紧。”

又立马像是掩饰一样,紧接着道:“毕竟你若是死了,朕在朝堂上就真是独木难支了,你也知道,朕的部下大多在边疆镇守,朝中虽有保皇党,可尽是些男子。”

“男子怎么会慷慨地将青云路分一半给女子?若是他们真有那么慷慨,朕当年登基时也无需大开杀戒。所以……你不能死,祝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