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妻 第309节(1 / 2)
如梅说着,拿出名册挨个的点名。
被点到名字的宫人只下意识地犹豫了一瞬,便义无反顾地做出了他们自认为正确的选择。
如梅果然没有食言,发话让没吞下药丸的自行离开,吞了药丸的留下等待她重新分派差事。
不过留下的人并不多,只寥寥十几人而已。这就意味着他们分担的差事比以往多得多,但留下的都是表面上忠心的,自不会叫苦喊累,一个个欣然应是。
如梅最后才拿出荷包,给留下的宫人每人发了一块金子,说是娘娘赏的。
这可比他们素日的例银多了去了,因此一个个喜笑颜开,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如梅自己却没拿,让大伙儿散去后她便进了寝殿复命。
内里的皇贵妃并未睡着,如梅进来禀道:“娘娘,按您的吩咐,赏赐都发下去了。”说着把荷包恭敬地递给皇贵妃。皇贵妃并没伸手去接,笑着道了声好,瞥了眼荷包里剩下的好几块金子,“这些都是你的了。”
“这,娘娘,这不行。”如梅急忙推辞,她刚才自己的那块都没拿,就是觉得娘娘失势后,以后用银子的地方肯定多,能省一些是一些。
皇贵妃挣扎着起身,不由分说将她握着荷包的手收拢,“你对本宫忠心,愿意为本宫做事,本宫不会亏待你,这是你该得的。”
如梅面上露出难色,想了想道:“那奴婢就先替您收着,以后等您用得着的时候再拿出来吧。”
皇贵妃含笑道好。
这个丫头实在太实诚了。
事实上她真的不缺银子。
龙国公心疼妹妹,暗里给了她不少铺子和田庄,每年的收益不少。以前没得宠时日子过得简单,日常花费也少;后来升了皇贵妃又得了宠,例银和赏赐也足够应付日常开销,她的私己便一年年存了下来。
所以这些日子的拮据、落魄不过是给外人看的。
如梅之前虽是她的大宫女,但跟如柳比起来还是要疏远一些,负责的只是外面事务,因此对她的财务状况并不熟悉,也才有了替她心疼银两的心思。
不过经了如柳一事,即便如梅事事表现出忠心,皇贵妃也不会再全然信她,不过当着如梅的面,她自然不会表现出来。
这真是做主子的悲哀。
皇贵妃想得有些累了,很快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第四百七十二章
翌日大朝会上,有不知死活的官员提及小公主之事,被皇帝冷眼瞪了回去。:其余官员见状,知趣地闭了嘴。
龙国公忍了又忍,终究没有忍住,站出来道:“皇上,臣恳请探望皇贵妃。”
原本皇帝说过,但凡嫔妃有孕,家人可随时进宫探望。但龙国公自恃身份,又是外男,宣少主动入宫探望皇贵妃,偶尔进宫探望,也都是提前向皇上请了旨的。
以往皇帝总会说:“你只管去就是,不用跟朕请旨。”
但这次皇帝看着他,眸子里寒光乍现,“皇贵妃身子不好,眼下不便探望,龙爱卿过些时候再去吧。”
闻言,龙国公面上露出恼意,深悔不该请旨,早知如此,直接入宫探望便是。这下好了,请旨不成,再想直接入宫就不行了。
皇帝装作不甚在意的样子,继而问起玉城之事。
有官员出列回道:“启禀皇上,琮王殿下已经平安抵达玉城,住进了行宫。”
皇帝哦了一声,面上看不出喜怒,怔愣片刻才道了声好。
在龙国公看来,皇帝的这声好说得言不由衷,神情隐隐还有些失望,他失望什么?难道阿峥的平安让他觉得失望?
这样的念头瞬即从脑海里闪过,龙国公顿时变了脸,忙低头用拳头堵嘴咳了好几声,才将脸上的震惊之色掩去。
所幸皇帝并没留意他,又问起其他官员政事。
有官员道:“北狄使臣不日便要返回北狄,临行前求见皇上。”
这不是什么大事,皇帝欣然应了。
以往北狄使臣离京也会请求面见皇上,不过是为了多要好处罢了。
北狄地处寒地,物质不丰,即便是贵族一年里也难得吃上精细的米面,因此每年北狄使臣离京,皇帝都会让人准备许多上好的米面,还有布匹,以便他们这一年里吃穿得舒服。
……
散朝后龙国公并没回府,而是直接去了武神王府。
姜氏有些意外。
龙国公神情凝重,待姜氏将他迎进厅堂,便道:“我估摸着,皇上派阿峥去玉城的目的并不单纯。”
“大哥这是听说什么了吗?”姜氏面色不变,一边替他斟茶,一边淡淡地问道。
龙国公也不瞒她,将今日朝堂上的情形说了。
姜氏默了默,道:“他自然没安好心,不过这次他注定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宫里他没有得手,在玉城他就更不可能得手。”
“原来你早有防备了。”龙国公松了口气,忍不住自嘲地笑笑,“亏我还以为他是真的器重阿峥,也是真心对待阿妹,原来一直都是我错了。”
“大哥就是太心善了,凡事只想好的,从未往坏处想过。”姜氏道,后面的话她没说出口。
事实上当初皇帝陷害苏战时,龙国公是看出些苗头的,却并没力阻,只以为皇帝只是嫉恨,不会真的痛下杀手。
可事实证明,皇帝翻脸无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