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2)

晏淑娴神色淡淡的,“这都是巧合。”

宋初轻笑了一声,“阿言最近找到了一位故人,他说我爷爷曾经暗示他离开,那时候母妃才刚刚有喜,母亲,这总不能也是个巧合吧?”

晏淑娴拿着茶杯不说话了,她在犹豫。

那些当年关于安排温言州离开的事,她答应安王妃不会告诉下一辈这些小辈的,她也曾经尝试着去阻拦,但是结果不仅没有让温言州消除继续查下去的想法,反而更让温言州觉得当年的事不一般了。

其实有什么不一般的,就是帝王家的无可奈何罢了。

“母亲,阿言一直很想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事,就算你现在不说,他也能查到的,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现在他真的不能太分神。”

宋初在威胁晏淑娴,她知道晏淑娴在动摇,让晏淑娴开口,差的就是那一个引子。

宋初看着晏淑娴的眼睛,“先帝还在时,外人都说先帝一碗水端平,给了长子太子之位,给了次子荣华富贵,可是若真是如此,他怕是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次子一脉痛下杀手了吧!”

晏淑娴的心咯噔一跳,“你们知道什么了?”

“母亲,不是我们知道什么了,是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隐瞒,这有什么好隐瞒的,先帝不公的事,虽说只有几个近身的人知道,但你做为安王府的侧妃,一定也知道其中的原因,阿言真的很需要这些原因。”

晏淑娴深深地叹了口气,像是无奈又像是妥协,“从世子去查当年的事,我就知道总有一天你们会发现这隐藏的并不深的关系,算了,都是债。”

“当年宋大人辞官归乡和安王妃准备的寺庙失火,孩子丢失确实有关系,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安王妃不愿意让我告诉世子先帝的事,只是希望世子能够不被牵扯进他们先帝那一辈的纠葛里,至于被隐瞒的和宋大人有关系的事,是宋大人交代的,说是世子该知道的时候,自然是会明白。”

宋初听着晏淑娴准备松口,自己的心却无征兆的突然悬了起来。

她真的不明白,宋盛在这一系列的事情里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一系列的故事要说从头说起,那就得讲到先帝的后宫了,和历代帝王一样,少年继位的皇上,最重要的就是在后宫立下一位可以为他稳定朝局的女人为后,那个人不一定是做为皇帝的他喜欢的,但一定会是最令前朝大臣满意的人。

做为幼帝的皇后,她需要成为皇帝的一枚棋子,兢兢业业地扮演好后宫之主的角色,没有爱情,只有责任。

安王的母后徽恩皇后就是这样的存在。

或者说是更悲哀的存在

因为先帝有一个心爱的人,一个给不了名分,却被养在皇帝寝宫里的罪臣之女。

更让皇后悲哀的事,是那女人先于皇后怀上了皇嗣,自私且已彻底掌权的皇帝逼迫着假孕,已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可以拥有嫡长子的身份。

再后来,那女人难产而死,皇上为了她杀掉了很多人,几乎把当时知情的人全部铲除,皇后几年后生下了属于她自己的孩子,因为生产时元气大伤,又因为这些年的憋屈生活导致心中有郁结,没过两年也重病去世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看不过去先帝的行为,在徽恩皇后死后,宫里就没有再诞下过孩子,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李昂。

当年徽恩皇后重病之时,就知道自己活不久了,他怕先帝把皇后宫中的人全部杀掉陪葬,把这一切的秘密掩盖在时间里,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利,于是她将自己的一个贴身侍女送出宫外,又给先帝求了一份恩典,不管怎么样,都会保证她的儿子一生平安。

先帝答应了,可是他并没有做到。

因为在立储的时候,他偏心了,他害怕安王才是嫡子的身份会暴露出去,所以他想除掉安王,除掉安王的嫡子,为李昂铺平所有的道路。

徽恩皇后放出去的那个侍女,把当年的事情告诉给了安王,安王那时候就知道,先帝不管杀死多少人,都一定会把这个皇位传给李昂,抢是没有用的,除非他能篡权。

但是李昂根本就没有给他过接触权力的机会。

没有办法,他只能示弱,以求先帝觉得这个儿子对长子没有威胁。

可是没用,先帝的偏心越来越明显,几次都想杀掉自己的二儿子。

宋盛不想助纣为虐,在知道先帝要因为安王妃有喜而对安王一府再次动手的时候,他联系上了安王妃,他说了自己的安排,为了孩子,为了安王府,安王妃决定要那样去做。

但可惜安王躲过了被亲生父亲杀害的命运,最终还是死在了那个“同母长兄”的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