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臣会派人保护好殿下和各位大臣的。”
“上城楼吧!”
陈千楚猜测反贼大规模进攻还得需要小半个时辰,可是事实证明他乐观了,宋初刚上来城楼没多久,那群反贼就又开始了猛烈的攻击。
看着叛贼愈演愈烈的进攻,宋初一咬牙,小跑着上了城楼最高层的鼓楼,掀开了被红布盖着的军鼓,然后一下又一下的敲了起来。
鼓声从鼓楼传出,一声又一声,在嘈杂的战场上一点点地向外扩散。
陈千楚听到了鼓声,举起剑朝着将士们喊道:“殿下与我们共在,所有人听令,坚守京都,等待援军。”
“是,坚守京都,等待援军。”
宋初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叛贼们的时间也所剩无几,围城多日,两方相持已久,宋初他们已经到了极限,城外的叛贼又何尝不是,如今叛贼们破釜沉舟,不顾一切的开始进攻,原因不过就是要赶在援军到来之前攻破京都。
只要宋初他们撑住,所有的局势都会就此定下。
而且,虽然计划被打乱,可是那个藏在京都里的男人——上官雍,已经开始了马脚,他开始迫不及待地等着他的部下攻进京都,将他迎上帝位。
温言州用自己的假死短时间的发酵了所有有异心之人的野心,让他们撕掉面具,一个个暴露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促进了今日局面的形成。
虽然某种意义上,这种局面现在很危险,但对于未来来说,却是一次性的减少了很多将来会发生的祸患,总体来说,功大于弊。
只是,不管以后局势如何发展,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面前的凶局。
一边是铁箭如雨,到处夺命,一边是投石器将被熊熊烈火包围着的燃烧物投掷向城门和城中,大火开始弥漫,到处都有沾染上烈火而嚎叫的可怜人,整个京都,好像已经没有一处安全的地方,就连戒备森严的皇城里面,现在也是危机四伏。
阿玉带着三个团子躲进了密道里,琛宝把弟弟妹妹揽在怀里,唱着宋初交给他的童谣,不停地安抚着被惊吓到的弟弟妹妹。
燃烧的火球一个个的从天而降,烧的京都里如烈狱一般,到处都是绝望。
城墙被火球一遍遍的击中,已经到了无法坚守的地步,陈千楚打了个手势,一旁的传令兵立刻吹响了号角,城楼下的将士集结在一起。
陈千楚持剑下楼,再一个手势之后,城门大开,他带着这群人冲了出去,他们要用自己的身躯为这种城争取最后的时间。
在狭小的鼓楼里,宋初依旧奋力敲着倒在地上的鼓,鼓声从鼓楼源源不断地传出,和楼外的噪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守城军最好、最激愤人的旋律。
老八被宋初撵去守城,随宋初而来的十几位臣子不停地和将士们一起搬着石头向下扔,那位说要保护宋初的老臣,此刻已经几乎消磨掉了所有的力气,可是他依旧颤颤巍巍地站在那里,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努力地试图可以砸到正在试图向上爬城的叛贼。
尘埃和喧嚣四起,刀剑相接,铁箭横飞,叛贼以人肉做梯,沉尸为桥,他们不顾一切,前仆后继,甚至不惜和守城士兵同归于尽。
繁华了十几个朝代的京都,与巍峨皇城主人想世代雄霸天下的千秋大梦,和着这断壁残垣一起燃烧,烧的人沸腾,烧的人满脸泪光。
火球从空中朝着地面到处散落,有几个直直地打在了鼓楼之上,宋初被倒下的大鼓砸伤,她试图挣扎着爬起身来,可是没有用,她耳朵里嗡嗡声,脑袋里的眩晕感以及额头上不断流出的血,让她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她想站起来,却又一次次地倒下。
最后,挣扎无果。
宋初在浑身的疼痛感和额头上不断溢出的温热里彻底倒了下去,在最后闭眼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仿佛听到了援军的号角声,听到了朝着京都奔驰而来的马蹄声。
第115章结束
黑暗,无尽的黑暗。
宋初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她所能感觉到的只有自己的感官被全部剥夺,那种和这个世界分割开来的感觉让宋初感到恐惧。
不知过了多久,宋初才觉得自己迷迷糊糊间可以睁开了眼睛,可是眼前的一切都并不清晰,她感觉自己在走着,可是有感觉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动一动。
眼前的景象如同走马灯一样一帧一帧的播放着,故事的一开始便是温言州的出生,甚至可以被称为悲剧的出生,再后来便是温言州的一步步成长,一桩桩一件件,一筐筐一条条,演绎了少年时期的温言州是如何长大的。
然后便是温言州和宋初的大婚,他们自己的相处,他们之间的误会,以及宋初的离开。
后来便是温言州的回京,宋初看着温言州如何在京中周旋,如何示弱,又如何在该出手的时候在暗处给敌人重重一击,在这里,宋初看到了那段她没有参与过的故事,也看到了自己后来跟随温言州回京的画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